李倩
記者李倩日前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648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9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新增2896億元人民幣,已連續第三個月反彈,創8個月以來新高。對于三季度外匯儲備增量、外匯占款數額的連續回升,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近期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美元走低,全球流動性泛濫,“熱錢”加速流入新興市場經濟體,而人民幣升值預期更吸引“熱錢”重返中國,使近期我國資金流入面臨較大壓力,防治“熱錢”流動風險,需要進一步采取綜合性措施,同時也需要加強國際間合作。
防治“熱錢”風險需要綜合治理確實,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兩年后的今天,亞洲地區經濟已率先回暖,且正在帶動全球經濟走向復蘇。而美聯儲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使全球流動性達到空前高度,海外資本由此開始大舉進入亞洲新興市場。而這一巨量資本的流動對亞洲而言,是機會,也是一個重要挑戰。
目前我國流入的“熱錢”多采取螞蟻搬家的形式,通過加工和轉口貿易、外資、服務貿易和個人渠道滲入,部分外商投資企業虛構用途將資金結匯后進入股市,當然這些“熱錢”也會進入或伺機進入樓市,進而推升資產泡沫,給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增加難度并帶來挑戰。而一旦歐、美、日等國經濟反彈,或新興市場出現異動,泡沫或將隨即破裂,投機性資金隨時可以在短時間內抽走,這種“熱錢”的大進大出對于市場極具破壞性。因此,加強資本管制、防止“熱錢”流入已成為現階段監管層的重任。
“大量資本流入或將引發系統性風險。”國家外匯局10月12日發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稱,長遠來看,“熱錢”流入中國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客觀性,應運用匯率、利率等價格機制進行合理引導,尤其要遏制“熱錢”的大進大出。
從今年年初開始,外匯局開展了應對和打擊“熱錢”專項行動,主要針對利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直接投資、個人等開放度較高的渠道向境內滲透資金的行為。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防治“熱錢”流動風險,需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外匯管理部門將繼續保持對“熱錢”流動的高壓打擊態勢,有針對性堵塞監管漏洞,充分發揮跨部門的監管合力,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外匯交易活動,切實維護好涉外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外匯政策環境。
應對國際資本流動需要國際合作分析資金加速流入的原因,外匯局的報告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以及匯差、利差等價格因素是吸引外匯資金持續流入的重要因素。另外,在開放經濟條件下,銀行金融創新日益活躍,為企業規避外匯管理提供了一定便利。國家外匯局在專項檢查時還發現,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沖動較強,不可避免地使少量“熱錢”等違規資金混雜其中。我國境內市場主體的跨境美元套利交易規模開始擴張,加劇了中國外匯收支的波動。
央行副行長易綱10月18日在上海出席“宏觀審慎政策:亞洲視角”高級研討會期間表示,當資本的流動出現系統性風險跡象時,需要采取適當的資本管制來應對,同時應盡量降低資本管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強調,由于系統性風險通常跨境傳遞,因此國際合作顯得非常重要,包括信息搜集與共享、各國央行和監管當局間的合作等。不過,資本管制是有成本的,因此采取管制措施時,要盡量降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主席利普斯基表示:“如果資本流向得當,能夠促進投資和經濟強勁且可持續的增長;但另一方面,一些資本流動會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和金融動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指出,為了防范系統性風險,在不同情況下采取的應對措施也不同。“針對信貸高漲下的房市泡沫,應采用審慎的政策工具;面對債務資金流入,導致大量外幣貸給無風險對沖的借款人,或許需要實行資本管制。”卡恩還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致力于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的建設,從而克服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
增加匯率彈性加大游資套利風險
實際上,頗受“熱錢”問題困擾的亞洲各國已紛紛行動起來試圖阻擋“熱錢”的大規模流入。10月12日,泰國政府宣布,對外資投資債券所獲資本利得和利息收益征收15%的預扣稅。泰國財長此前曾表示,由于美國采取釋放流動性的政策,泰銖可能會進一步升值,并表示政府將考慮采取措施抑制對泰銖的過度投機。而此前,韓國也已經采取了一些資本管制的措施,以遏制“熱錢”的流入。
在我國,此前央行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措施已被市場視為應對“熱錢”涌入的手段之一。上周,央行宣布臨時性提高6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央行一方面希望約束部分銀行信貸投放,另一方面就是回收對沖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幣造成的過剩流動性。
有金融專家也認為,在打擊“熱錢”的過程中,應運用匯率、利率等價格機制進行合理引導。必須打破人民幣穩定升值預期,適度增加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增加國際游資進入中國套利的匯率波動風險。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應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避免給“熱錢”提供持續套利投機的空間。同時,著眼于當前監管中的重點渠道、重點環節,加強與監管協作,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外匯交易活動,有效防范和遏制“熱錢”流入。
自今年6月中國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有所增大,中國朝著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方向,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漸進改革,相信完全可以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19.65,較8月的118.67升值0.8%。易綱表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增加,有利于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以及抑制通貨膨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