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賓
中國樓市調控正被效用完全相反的兩方藥煎熬著。
第一個藥方是“大熱”——自9月1日至10月8日,人民幣快速升值了1.9%,而最近央行行長表態:中國不會讓人民幣快速升值。對此,市場或許會理解為人民幣未來有一個穩定的上漲周期,這可能讓熱錢投機中國更少顧慮,注入國內的水(貨幣流動性)多了,水上的船——樓價自然要漲。
第二個藥方是“小寒”——自今年4月以來,樓市調控最近發動了第二輪,例如,上!靶率䲢l”。不過,其內容并未寒氣逼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是:“暫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包括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只能在本市新購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這給市場的印象是遏制增量而不是擠出存量。“按售價預征2%~5%的增值稅”效果也類似。這會增加交易成本,而降低交易量。
形象地講,假如樓市是一鍋翻滾的湯,那么,人民幣升值就是不斷在釜底加薪,而目前遏制需求的調控則如揚湯止沸,其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簡言之,人民幣升值是樓市調控的最大天敵,卻非常容易被忽略掉。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幾乎沒有任何好處:一、人民幣對外升值,由于出口是買方市場,中國企業并沒有獲得多少人民幣升值的收益,反而要被迫消化掉這些成本;二、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意味著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縮水了,即國家債權的損失;三、升值預期將導致更多熱錢投機中國,增加中國的基礎貨幣發行量,進而促使國內通貨膨脹,人民幣對內貶值更加嚴重,即人民幣的對外價格和對內價格的悖反日益嚴重。
自2005年7月到2010年9月底,在國際上,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了23%,但與此同時,人民幣對國內卻在迅速貶值,主要表現在樓市價格大幅上漲,5年來,各地樓價至少上漲了一倍,即人民幣對樓價貶值了超過50%;同期,人民幣對國際銅價貶值了47.6%;人民幣對國際玉米價格貶值了41.1%。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實質上從內外兩端擠壓了中國企業的利潤和生存空間,從根本上瓦解了中國經濟的生存競爭力。
人民幣升值能導致的最嚴重后果是,它將進一步刺激國際熱錢投機中國,在股市已被涸澤而漁失去賺錢效應的情況下,這些熱錢將主要投機到房地產的炒作,會刺激房地產泡沫膨脹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這也是4月以來中國房地產調控事倍功半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民幣的可預期緩慢升值必然導致人民幣對內的不斷貶值,當其對外升值和對內貶值的悖反達到極致后,中國經濟的虛弱程度也將達到最大化,中國樓市泡沫難以避免盛極而崩,即美元勢力和國際熱錢戰略做空中國的條件完全成熟了,如果外部勢力再在中國黃海、東海制造事端,將會犀利刺破中國的樓市泡沫,樓價很可能跌去50%,乃至75%以上。
屆時,人民幣的內外形勢將急劇逆轉,人民幣的內外價值很可能以最糟糕的一種方式形成另一端極度悖反——大量熱錢出逃,對外,則人民幣將嚴重貶值,可能高達萬億美元的巨量熱錢兌換成美元出逃,則中國外匯儲備將急劇縮水;對內,則國內流動性將急劇萎縮,樓市價格大跌,中國銀行體系受到嚴重沖擊,甚至會實際破產。
現在有一種思維:在美國懲罰“人民幣低估”引發貿易戰和人民幣升值之間,它很恐懼前者的貿易戰,而覺得匯率妥協損害不大,容易讓步,這是非常錯誤和有害的。因為這種觀點只看到了出口、就業、GDP的短期蠅頭小利,而沒有看到未來生存資源的大是大非問題。
工業文明發展二三百年來,人類以不斷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為主要特征,而這些能源和資源如今均已經或接近達到其供給峰值。與此同時,地球人口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西方化生存,使得人類總需求急速膨脹,即地球總供給與人類總需求的矛盾已非常尖銳。除非人類在短期內(5~10年)通過氫核聚變解決能源可持續發展問題,通過循環經濟解決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否則不僅中、美之間,世界主要強國必將為爭奪有限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展開惡性競爭。
從這個根本而言,為了讓更多的能源和資源留為己用,中國社會為提高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不僅應逐步擺脫現行的極為浪費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大量能源資源消耗于遠洋運輸中),更應改變目前中國資源財富向美國大量輸送的犧牲模式,F在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增收懲罰性關稅,如拋開短期的GDP減速和失業壓力,從戰略上看,這對中國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倘若中美雙方發生硬碰硬的貿易戰,則中國遭遇的是短期陣痛,長期戰略卻是利好——即可將更多的資源和福利留給國人分享。而美國將遭遇的是全方位戰略利益的損害:美國人喪失了廉價中國商品帶來的福利;美國政府的財政危機更加嚴重;美國企業,特別是在華企業利潤大降,甚至喪失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則美國股市深受沖擊,加深美國經濟蕭條。以上負面影響足以全面誘發美國第二輪金融危機的爆發。
單從經濟金融層面而言,美國是絕不敢和中國打貿易戰的,尤其是在美國第二輪金融危機迫在眉睫的時候。即使爆發了貿易戰,中國也可以乘機進行真正的結構調整。
從經濟隱患來說,沒有任何危機能比樓市泡沫崩潰危害更大的了,而人民幣升值則促使這一危機更快更猛到來。(作者系本報主筆。電子信箱:ztb6006@sina.com)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