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大限將至 新技術亟待市場垂青
企業減排需要多元化的激勵措施
李銀蓮
5.29%!
這是年底之前各省市仍需要消化完成的單位GDP能耗減排指標。按照“十一五”期間降耗減排20%的總體目標計算,要完成仍未完成的1/4目標,剩下的時間已經不足3個月。
在各省用簡單粗暴的“拉閘限電”沖刺減排目標之際,一些擁有良好節能減排技術的企業卻正面臨被市場忽視的尷尬。
減排空間巨大
“我們用新的工藝替代了原先的應力消除工藝,每年節約能源95%以上,減少成本90%,同時實現零排放。”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齒輪”)總工程師曹殿愛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他們已在減排中嘗到甜頭。
消除應力是機械制造企業產品生產中一個必要環節。所謂應力,即材料發生形變時,內部產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單位面積上的這種反作用力就叫應力。消除應力最常見的方式是采用高溫煅燒。據了解,一個1800千瓦的齒輪箱體用熱時效爐煅燒每天耗電近3000多度。
這樣的熱時效爐重慶齒輪有8臺,每年總計耗電約1200萬度。重慶齒輪引入了頻譜諧波時效技術,他們看到了巨大的變化:通過振動時效的方式消除應力,現在一天只需要幾度電。曹殿愛說,如今減排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個效益環節。
據介紹,2009年,重慶齒輪有近2萬噸焊接件采用了這項新技術。按照中國信息協會發布的計算公式,每節約1億度電即意味著節約了4.04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0.64萬噸。曹殿愛告訴記者,僅這一項節約下的電能換算成標準煤即達1萬余噸,相當于減少排放2.6萬噸二氧化碳。
來自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機械產品用電量約占全國用能的70%,與重慶齒輪規模相當的三四十萬家企業都在使用熱時效技術,若全部改用新技術,節電約能達到705億度。
顯然,僅此一個領域,節能減排空間就已經非常驚人。
激勵機制尚待多元化
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像重慶齒輪一樣接受了這樣的新技術。
目前,這項全球領先的技術仍只是少數企業在應用。北京翔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翔博科技”)是頻譜諧波時效技術的專利擁有者,該公司副董事長龐權說:“我們的客戶增長率每年都是數倍增長,但相比全國300多萬家機械制造企業的總量,還是太少了。”
在說服更多企業應用這項技術上,翔博科技遇到的阻力顯然來自技術之外。
一位機械加工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這項新技術是對有200多年歷史的熱時效工藝的一種替代,一般大型企業的顧慮集中在替換后是否能達到原先的工藝效果,試驗論證時間較長,很多企業為追求穩妥,寧愿采取舊工藝。“尤其在一些地方省市的重點項目上,政府有補助,也不怕多花錢。而減排對單個企業來說并不是一個硬性指標,甚至不在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中。”
而我國機械制造行業的現狀是,大約90%的企業是在為約10%的企業提供配套生產服務。這意味著,如果上游企業不進行技術改造和生產標準的更新,下游配套企業根本沒有動力主動進行節能改造。
遇到跟翔博科技同樣難題的企業并不少。杭州桐廬洪風新技術新燃料開發有限公司,擁有著HF燃油乳化技術,平均節油率為12.3%,降低成本達5%~10%,降低煙氣污染排放50%以上,然而,其大規模推廣的阻力同樣存在:加油點少,無法推廣。如今,他們正在為進國家的節能技術目錄而努力。
來自重慶江北區一家機械緊固件生產企業的張主任就對記者表示,政府應該給予一些長期節能減排投資項目以政策優惠。“節能減排大多是要進行工藝改造,這對大多數企業而言是一項長遠的投資,短期內效益不明顯,而沒有好的效益,就會影響我們獲得貸款以及地方稅收優惠政策等一些具體的實惠。”
東吳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黃琳同樣認為,在應用層面上,應該有更多的激勵機制。她告訴記者,振動時效、柴油凈化、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這些技術都已經被論證能在不同程度上節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商用化現狀都不太樂觀。
根據《國務院批轉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的通知》中顯示,對于節能減排評價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和完成的企業,由省級節能主管部門予以通報表揚;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未完成的企業限期整改,且一律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不給予國家免檢等扶優措施;對其年內新建高耗能投資項目和新增工業用地暫停核準和審批。
對于這樣的“表揚”措施,一些規模中等的企業主對記者表示,主要集中于行政范疇的激勵性政策對于他們的吸引力十分有限。他們呼吁,在將節能減排作為企業社會責任之際,不應回避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應該對企業進行多元化的激勵,以讓節能減排同時符合企業的經濟利益,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整體目標。
相關報道 REPORT
碳稅OR碳市場?
日前,對于節能減排難以在企業生產中落實到位的尷尬,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經濟學家成思危在首屆超融低碳經濟高峰論壇上表示,應該考慮對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產業開征碳稅。
然而,開征碳稅還只是一種選擇。也有人士提出,應該通過建立碳交易市場讓企業從碳減排配額交易中獲利,從而推動企業自主減排。
“碳稅看起來或許容易執行,卻也可能是‘窮人補貼富人’,若碳交易市場機制形成,或許能從一定程度上讓企業從節能減排中獲得收益。”在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人虎看來,即使是推進碳交易市場的建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碳交易基礎是確定企業能耗基本數據,國內目前在這方面尚處于積累階段,無法進行規模化的交易,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強看來,要讓企業擁有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的內在動力,首先應當確立企業具體的減排義務,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形成減排碳交易的基礎。
據記者了解,在北京,一家節能技術開發企業已經開始探索積累碳交易基礎數據的可能性。據悉,這家企業計劃對其服務的企業碳減排配額進行集中收集,未來代表這些企業在環境交易所進行集中交易。憑借其量上的優勢,在交易條件、交易定價上取得優勢。如能實現,哪怕是單個減排量少的企業也能夠實現參與交易,并從交易中得到收益。“這種收益若能實現,將是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改造的實際動力。”該企業的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說。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