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鵬,馬馨汝
隨著對中國企業海外造假上市的報道和爭議,反向并購隨同中國海外上市企業,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然而,在9月15日晚召開的在美中國上市公司商會(簡稱AUCC)年度專題演講會上,納斯達克資深副總裁兼國際部主管羅伯特·麥柯奕(Robert McCooey)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對所有中國公司或者對所有反向并購的中國公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對真正優秀有機會繼續成長公司是不公平的。
“第152家中國公司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麥柯奕道,“中國公司選擇反向并購,因為反向并購相較IPO對他們來說更容易。”
麥柯奕表示,“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公司還是很有好感的”。
而中國企業通用鋼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禹作勝認為,大多數中國企業的企業價值還沒有充分被美國市場所理解和認識。
中國企業價值還未被充分認識
美國財經雜志《巴倫周刊》(Barron's)最近一項針對借殼上市的中國企業的報道,讓“中國企業造假上市”的說法一時沸沸揚揚。
麥柯奕表示,對于“中國企業造假上市”的說法,要持謹慎態度,“現在有230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納斯達克有152家,紐交所有70多家。而《巴倫周刊》文章中只提到了五六家公司。”
被點名指控的有上海雙金和東方紙業兩家。這兩家企業的第一大投資者Pope資產管理公司(Pope Asset Management)的創始人威廉P·韋爾斯(William P. Wells)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投資者,我們會關注對于兩家公司欺詐的指控,我們希望兩項指控都不是真實的。“
“我們沒法自己證明他們是否欺詐了。我們依靠審計公司,依據我們看到的進行投資。”韋爾斯表示。據介紹,成立于2000年的POP資產管理公司,于2007年成功參與了中石油的首發募集資金。
“我們投資很多中國公司,認為中國是全球增長態勢最好的國家。”韋爾斯表示,“在對中國長時間投資中,我們在大公司上投資回報不錯。這些公司的估值高了,就開始尋找中小公司的機會。”
此次風波還帶來了對中國海外上市企業交易量萎靡的質疑。
據《巴倫周刊》報道,絕大多數通過借殼上市的中國企業股票表現慘淡。這些股票頭三年的收益中位值落后于作為基準的沃特USX中國指數75%。如今,這類股票的總市值已縮水至200億美元,與高點相比跌了六成之多。
對此,麥柯奕表示,“過去兩年,我們所有人遇到的情況都非常艱難,中國公司雖然也遭遇了挑戰,但是沒有人敢忽視它們。”他認為,目前全球經濟復蘇還有一些不確定性,導致很多股票出現下跌。總體來說,中國公司與很多基準的表現都是一致,“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公司還是很有好感的”。
麥柯奕認為,中國公司現在正越多越多與美國的投資者關系公司合作,與投資界互動,讓投資者能增加對公司的了解;同時,中國公司開始意識到,他們開始需要做一些非交易性路演,接觸不同的投資者。
麥柯奕舉例說,“現在有一些公司,來美國不僅僅只去波士頓、紐約、芝加哥、舊金山這條傳統路線,還去圣路易斯、達拉斯、亞特蘭大這些二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與主要投資者交談。長期來說,這些都會增加流動性和交易量。”
通用鋼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禹作勝認為,個別上市的中國公司出問題并不代表全部,也不代表反向并購企業有問題。大多數中國公司都是非常好的,“它們的企業價值還沒有充分被美國市場所理解和認識”。
一刀切有失公允
而對于反向并購這種融資方式,中國汽車系統首席財務官李杰表示,“從中國汽車自身的情況看,這是去納斯達克上市的好方式。”
據統計,近年來,已有350多家中國企業利用反向并購的方式在美上市,總市值最高時超過500億美元。
中國汽車通過反向并購于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過去幾年,資本市場認可這家公司的表現,中國汽車業在財富增長最快的公司中排名第23。
“中國公司有時候選擇反向并購而不是IPO,是因為反向并購相較IPO,對他們來說更容易。這是這些公司做出的非常成熟的決定。”麥柯奕表示,“如果對所有中國公司,或者所有的反向并購的中國公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我覺得對那些真正優秀有機會繼續成長的公司是不公平的。”
在美中國上市公司商會(AUCC)的于會長表示,“不能因為個別企業出現問題妖魔化中國公司。”不過他同時指出,中國上市企業要嚴格要求自己,要遵守美國和中國的法律,在選擇審計師、律師時應有更高的要求,比本土上市公司要求更高。
被稱為“審計師的審計師”的公眾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簡稱PCAOB)近日也表示,對于由于使用不同的會計方法所導致的爭議,包括中國本地的會計手段,這方面會有一些嚴格的措施出臺。
為此,麥柯奕建議,投資者應該做好盡職調查,要與自己的顧問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