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毅鵬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即將落地,“摩拳擦掌”的國內車企顯然已經“躍躍欲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未來2年內將有30款新能源車型在中國上市。由自主品牌挑大梁的中國車企彎道超車之路能否順利前行,還得依靠核心技術的真正落地。
電動車成新能源車發展首選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審議并原則通過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重點領域集中力量加快推進。業內專家認為,七個行業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受到政策的推動力度會大一些,預計未來將進入全面加速發展階段。
受此影響,預計車企盼望多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即將公布。這個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規劃目前正在各相關部委征求意見,之后將上報國務院批準,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綱領性文件。有媒體透露,《規劃》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將電動汽車作為我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攻方向。而此前,“電動、氫動、混動、燃料電池”等多種新能源技術路線就一直處于爭議當中,各大廠商都在集結資金和人力主推自己的路線。
30款電動車兩年內密集上市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正式出臺前夜,用“摩拳擦掌”來形容躍躍欲試的車企顯然已不合時宜,當下更多的車企選擇了“在短期內推出量產產品”的跳躍式發展之路。據記者統計,預計到2012年,將近有三十余款純電動車型會在中國市場陸續實現上市,迎來全球范圍內純電動車型最高密度的投放期。而國內自主品牌則將成為這場“電動車革命”的生力軍。據悉,上汽一汽等國內汽車業“大佬”在未來2年內皆有新能源汽車產品上市,上汽自主品牌榮威550的插電式車型等頗為引人注意。
而比亞迪、吉利等民營品牌更是快馬加鞭推新。未來吉利將有2款車型上市,而奇瑞的新能源車型規劃則是3款。相比之下,跨國品牌則顯得較為謹慎,未來2年內將有6款新能源產品以進口方式引入中國銷售。
此外,車企對于電動車的研發更是“一擲千金”。福田汽車日前公告稱,將投資500萬歐元在德國建立汽車科技工程公司,主要負責電池和電子控制系統的開發。遠大瑞華電動汽車有限公司12日也在上海正式簽訂合同,協議投資30億元,在武漢興建首個純電動汽車產業基地。
“彎道超車”仍缺核心技術
雖然各家對于電動車的未來 “信心滿滿”。不過業內人士坦言,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還需要解決幾個關鍵問題,比如續航能力、基礎設施建設、汽車動力電池的耐用度等。
記者從朝陽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獲悉,發展電動汽車的關鍵環節在于電動馬達、電力轉向器和電池。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動力電池性能的競爭。誰掌握了動力電池的領先技術并將其產業化,誰就會在未來汽車市場占得先機。而事實上,其研發成本仍不容小覷。
“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未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因為前期投入不夠,做的時間也不夠。”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強調,與傳統汽車領域相比,新能源汽車與國外汽車企業相距甚遠。從短期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優勢不大,日本電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國水平的30%-40%,充電次數也能達到中國的幾倍。因此中國要想跨越傳統汽車技術做好新能源,還需腳踏實地。
此外趙航還認為,政府補貼來推廣新能源汽車是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與國外相比較,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還是不夠的。以美國為例,消費者購買一輛純電動汽車,聯邦政府補貼7500美元,州政府再視財力進行補貼,平均額度在5000美元左右,消費者拿到的補貼總額大致為1.25萬美元。日本政府給予每輛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額度約在150萬日元左右,大致相當于車價的三分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