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劍麗
9月9日,在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首屆“牛津中國財經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央行目標和任務不一定越簡單越好,在不同階段央行關注的重點需要不斷轉變,應以多目標代替單一目標。他還認為,實體經濟恢復需要有一個好的金融激勵制度,中國較高的利差是有合理性。而中國銀行業利差并不是最大,縮窄利差可能會影響銀行放貸的積極性。
周小川表示,過去央行一直把保持低通脹率作為主要任務。“我們總以為,央行的目標和任務越簡單,越能與公眾溝通,從而引導公眾的預期也會更有效。但現在看來,實際市場并非我們預想的那樣簡單,在不同階段央行關注的重點需要不斷轉變,要以多目標代替單一目標”。
而金融危機過后,令央行的關注點有所轉變,“現在我們會更加關注金融體系的穩定。危機給予我們教訓是,即使回到平穩的宏觀環境,也需要保持警覺。”周說。
危機也對傳統的金融體系監管觀念提出了挑戰。周小川說,整體金融體系的狀況不是單個金融體系簡單相加能夠代表的,需要對系統層次的風險特別防范。
周小川指出,金融危機導致央行對金融體系健康性的看法發生了轉變。過去對金融穩定的開發時,單個的機構健康了,總體也就健康了。實際上,單個個體的健康之和并不等于總體的健康。
周形象地以治病四階段來劃分金融穩定。他認為,金融機構處于完全健康狀態和最差的“關閉破產”狀態者并不多,更多的機構都位于中間狀態——處于一邊干活一邊吃藥的“亞健康”狀態,即“在線修復”階段;而另一種病得較重,需要回家住院、養病,也即正常的信貸業務不能繼續,需要回去修理負債表,不能再為實體經濟服務,即“離線修復”。
考慮到離線修復對實體經濟的破壞。央行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更多會關注在線修復階段研究,要求一些特別是大的金融機構不能“下崗”。
他指出,首先關注金融機構自我修復能力的培養。當然,如果它財力有限,自己買不起“藥”,那就得幫他治病。這當然涉及到成本回收的問題。
而對于歐美國家實業體系抱怨金融體系對于經濟恢復出力不夠,周小川提出,需要研究央行是否要給整個金融體系提供激勵體系,比如對于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和自我恢復能力,央行是否要進行調節。
至于采取何種工具進行激勵,周舉例稱,可以對銀行貸款利率設定下限,但大企業發行企業債的利率沒下限,由此可以鼓勵發展直接融資,調節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比例。
不過,也有人指責國內為銀行機構設置了太大的利差空間,可能過度激勵銀行資產負債表膨脹的風險。。
周小川坦言,利差較大問題,背后有原因。“自2003年開始我們對金融機構進行‘在線修復’以來,過去的不良資產把資本系統全部吃掉,直到現在仍然不夠,現在利差大一點,也是為了使得各個金融機構自我恢復能力能夠提高”。
他提請重視改革的國情背景,“中國不能老跟發達國家比,畢竟營運和法律環境都有差距。即便和新興市場國家比,一些國家的利差比我們還大。”
危機來臨后,各國都在降低利率,中國也降低了利率。不過,周小川提出,利率太低商業銀行的儲蓄成本很小,會導致銀行沒有發放貸款的壓力,“零利率可能導致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減弱”。
周小川表示,下一步央行只出政策利率,其他讓市場辦,不過還是會對利差有一定的管理,從而促進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服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