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俠
數據顯示,網上發行共有超過1962張有效機構投資者申購單,有效申購金額達到2.56萬億元,申購資金總額和認購機構者數量均創出歷史新高,合計凍結資金5656.23億元。
工行巨額可轉債的成功發行,無疑有效地緩解了此前可轉債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但目前看,可轉債二級市場熱度依然不減。多數基金經理認為,下半年可轉債市場仍然存在投資機會。
工商銀行發行250億元A股可轉債成為本周金融市場備受矚目的焦點。根據9月3日工行發布的公告,本次工行可轉債受到了網上、網下投資者的熱烈追捧,中簽率僅為0.82%,超額認購倍數達122倍,成為所有超過百億大盤轉債(包括分離轉債)中首只超額認購倍數過百倍的發行。
業內人士指出,可轉債作為債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實現“雙贏”的一條極好的融資途徑。長期以來,我國可轉債市場發行緩慢,如今隨著工行、中行等大型藍籌公司加入可轉債市場行列,將有效促進可轉債市場的發展壯大,既豐富了可供選擇的投資品種,又為將來發展基礎衍生品埋下了伏筆,從而推進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眾機構熱捧 可轉債全線飄紅
今年上半年,與股票型基金大多虧損不同,有超過八成的債券型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其中信用債表現突出,成為債基上半年收益重要來源。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大多數機構對下半年可轉債市場的投資機遇充滿信心。
最近兩三個月,可轉債受到了資金的全面關注,對應二級市場可轉債市場不斷飄紅,一級市場發行更是受到機構的熱烈追捧。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2日中行可轉債發行時,機構即已充分顯露對可轉債的極大興趣。400億元可轉債吸引了1569個機構戶頭參與配售,其中基金超過200只,共計凍結資金3834億元。隨后的美豐轉債、銅陵轉債、塔牌轉債等陸續發行,表現越來越優異。其中,7月中旬銅陵可轉債發行引來375家機構追捧,參與基金超過70余只,凍結資金高達1113億元,中簽率0.58%。在工行可轉債發行之前發行的塔牌轉債,網下4.93億元的發行量竟然引來199只基金、186個專戶產品參與網下配售,機構有效申購數量為2227.8億元,配售比例僅為0.22%。網上一般社會公眾投資者有效申購資金也達到440.37億元。
此次工行可轉債發行更是帶動了市場巨額資金申購需求:一方面,貨幣市場7天回購利率明顯上升,由8月26日的1.83%上升至31日的2.25%;另一方面,不僅包括基金、保險、資產管理計劃、企業年金在內的大機構幾乎悉數參與,以前較少現身可轉債的私募基金如星石、朱雀等的旗下產品也是全線參與。數據顯示,網上發行共有超過1962張有效機構投資者申購單,有效申購金額達到2.56萬億元,申購資金總額和認購機構者數量均創出歷史新高,合計凍結資金5656.23億元。
轉債市場擴容迅速 投資機會受到高度關注
雖然大力發展包括可轉債在內的債券市場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內容,也是監管部門近年來的工作重點之一,但近年來可轉債市場發展較為緩慢,有關數據顯示,今年初可轉債市場規模尚不足120億元,市場流動性也較差。
如今,隨著中行、工行等大型商業銀行的加入,令可轉債市場規模有效放大,再加上可轉債兼具債券和股票的雙重特性,是具有攻守兼備的投資品種,因而曾經被市場視為“雞肋”的轉債市場投資機會受到機構的高度關注。據悉,除工行轉債外,目前還有15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公布了可轉債發行預案,擬發行總規模約為418億元左右。業內人士評價說,如果算上已在計劃內發行的中石化230億元轉債,今年底國內轉債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達到年初的10倍。而隨著以工行、中行為代表的大型藍籌機構加入可轉債發行的行列,可轉債市場終于扭轉了頹勢,步入新的發展期。
可轉債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無疑為轉債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整個市場的流動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根據統計,在中行轉債上市前,6月份轉債市場日均成交金額只有5400萬元,多數個券日均成交不足千萬元。在中行轉債這樣的大盤轉債上市后,市場流動性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中行轉債上市以來日均成交金額9.7億元,相當于之前整個市場日均成交金額的18倍。
工行巨額可轉債的成功發行,無疑有效地緩解了此前可轉債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但目前看,可轉債二級市場熱度依然不減。多數基金經理認為,目前信用利差、絕對收益率均已處于比較低的位置,下半年可轉債市場仍然存在投資機會。建議投資者把握可轉債建倉機遇,降低信用債投資比例,加倉轉債并對利率產品進行“波段操作”。
大力發展可轉債有助提升中國金融市場深度和廣度
中國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計劃型走向市場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中國金融市場這些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當前國內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相比國外成熟市場而言還有明顯的不足。其中,可轉換債券就是一個尚待發展的新興金融工具。
安邦咨詢研究員陳功認為,可轉債市場重新煥發生機,對中國金融市場而言,好處甚多。
第一,豐富了可供投資和交易的金融資產。對融資方來說,可轉債在利息上優于債券融資,增發價上優于增發融資,而且可轉債融資對股本的攤薄效應是逐漸釋放的,可以被企業的利潤增長同步消化,對每股盈利和凈資產收益率壓力很小。對投資方來說,可轉債也很受歡迎。可轉債的本質是債券加上一份看漲期權,既可保證一個固定的現金流,又保留了從正股上漲中獲得差價收益的可能性。這種“攻守兼備”的特性正是中行、工行可轉債在發行時深受機構追捧的主要原因。
第二,為國內期權的定價與交易提供了練兵場。作為基礎衍生品的一種,期權在國內的發展非常滯后,權證市場日益萎縮。然而,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總有一天期權會像期貨一樣成為較為普及的金融工具。在此之前,國內的投資者需要一個平臺來學習期權的估值與定價,以及期權的交易策略。由于可轉債包含了一份期權合約,投資者在對可債轉進行定價時必須要估算所含期權合約的價值,從而積累了期權定價的經驗。
第三,增強了金融市場的聯動性,強化了價格發現功能。可轉債兼具股權和債權的特點,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同時考慮兩個市場的表現。正股價格會直接影響到可轉債的價格,反過來,從可轉債的市價又可推算出諸如隱含波動性之類的信息,正股交易可作為參考。如此,兩個市場形成一種聯動關系,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的價格信號。
興業全球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興業可轉債基金經理楊云也認為,發展可轉債市場意義重大而深遠,由于可轉債的優良屬性,如果其能夠得到良好發展,將助推國內資本市場的建設,并最終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