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記者(下稱“記”):傳統印象里面,中農工建這幾家大銀行一直比較重視大企業。建行是從什么時候重點關注中小企業的?
尹小雄(下稱“尹”):應該說早在2006年,建行就開始正式地、大規模地、規范地操作中小企業業務。做中小企業,我們看清楚了,不能跟大企業一樣地做,必須單獨拿出一塊來做。所以,我們在2006年12月12日成立了分行小企業經營中心。中心成立后,我們有專門的機構、專門的審批通道、專門的審批人,然后還有一個專門的評價機制。
原來小企業和大企業是混在一起評價的,按照這個標準,小企業都評得很差,沒辦法做。現在我們有一個針對小企業的專門評價機制,它使一些規模小但質量比較好的企業在體制內也可以貸到款。
近年我們在小企業這一塊的投放是非常大的。2007年我們的投放是33個億,2008年投放了50個億,2009年投放了58個億,到今年上半年,已經投放了60個億。
記:有沒有一個大致的數據,比較一下銀行在做大企業時的不良率和做小企業的不良率,它們的差距有多大?
尹:我們開始做小企業的時候,小企業的不良率比大企業的不良率高出了一兩倍。小企業因為規模小,經營容易動蕩,財務也不規范,它們的財務數據和報表跟實際情況往往有差距,我們需要做一個辨偽的工作,這需要專業人員來調整、核實。
我們剛做的時候也交了“學費”。剛開始做,2007年小企業貸款的不良率急劇上升,比較被動。但是,我們不斷總結經驗,辦理人員逐漸熟悉業務,對風險點的掌握也逐漸到位。現在我們小企業的風險損失比大企業略高一些,已經可控,進入良性發展。這個過程很痛苦,但卻是每間銀行做中小企業時的必經之路。
記:中小企業業務在收益這一塊,有上浮嗎?
尹:有上浮。收益比大企業會好一點。但是你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傾斜更多的資源,總體算下來只是略好一些,并不是想象中的好很多,我們經常開玩笑說這個業務吃力不討好,但是我們覺得關鍵還是社會效應,建設銀行把服務小企業當成大銀行的社會責任。
記:在建行歷史上,你們支持過的中小企業有不少成為了行業龍頭。當初涉足這些企業時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尹:確實有很多。溫家寶總理考察深圳時表示:“這里是創業的好地方,是發展的好地方。”深圳建行對中小企業業務可謂情有獨鐘,在深圳設立特區30年這個創業發展的好時代,深圳建行與特區共同成長,也收獲了累累碩果。遠一點的像華為、中興,比亞迪,近的像同洲電子、格林美等,一大批企業經過我們的支持,發展、成長和上市。我們現在的小企業客戶大概有2000多戶,授信余額約130億。這個客戶面已經是很廣了。在這些里面,優質的企業估計有1/3。
雖然現在來看小企業投入比較高,但是我們做小企業的目的是培養企業發展壯大,成為銀行大中型企業的來源,為銀行長期的發展提供后備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撰文潘玉蓉王選山
攝影丁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