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一名在漢打工的陜西男子錢某為省錢給女兒交學費,竟然步行回家。眼下開學在即,錢某本來在漢打工為孩子掙學費,不料遭遇勞資糾紛,工資沒領到手。他準備回家,但是身上的錢剛剛夠交學費,就索性決定不坐車,步行回去。到昨天為止,錢某已走了4天4夜,從武漢走到了十堰境內,很快要進入陜西省了。
這是一個交通路線暢達、交通工具多元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我們鮮能聽到徒步行走千里的故事。雖然有些新聞中報道說有人騎自行車從A省到達了B省,那八成也不是什么悲劇,更多的是為體驗生活而進行的社會實踐。“暴走老爸”的故事發生在這樣的語境里,自然會使人萌生一種同情與憐憫,以及他對女兒的那種最質樸的愛。
在筆者看來,“暴走老爸”的故事,還是一堂真實而悲愴的民生課。在這堂課里,農民工的討薪命運,農村大學生上學難、交費難的現實,以及交通費用的高昂,都無一不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其一,農民工討薪之難。千里迢迢外出打工,本想為女兒賺一點學費,結果不但薪水沒有討到,這時還必須回家給女兒學費。無奈之下,錢某只能用最古樸的方法來完成最經濟的回家。而如果他的老板是善良的,或是他打工的企業公司是能夠報銷車費的,錢某也不至于慘到這種地步。其實,這與前兩年媒體報道到“農民工討薪無果反被打殘爬回老家”的故事如出一轍,只不過,“暴走老爸”沒有被包工頭打殘而已。
其二,教育給家庭帶來的經濟壓力是巨大的。有媒體調查顯示,“七成家長認為教育能夠給家庭帶來經濟壓力”。但是,即使如此,即使大學教育的質量一年年的下降,上大學仍然不失為一些下層家庭完成向上攀登的最好路徑,尤其是對于一些邊遠山區、貧困地區的家庭來說。但是,大學的學費也是日益增多,于是,我們就見到了“大學生報到拉萬斤橘子當學費”的故事,也見到了“暴走老爸”的故事。
其三,交通方面的問題仍然不可小覷。如果坐汽車,因為沿途收費站太多,票價也定得很高。“70%的收費站在我國”的語態下,別指望汽車價格能低到公益性的程度。坐火車同樣問題多多,時下正值高校開學報到的日子,火車票難求的現狀也不是沒有出現。此外,即便火車票好求,我國的火車票價也是明顯高于他國,對于一般的農民工也是個不小的負擔。
“暴走老爸”的例子其實并不極端,類似的悲劇,在不少公民、不少家庭身上都有體現。只不過,因為家境有所不同,體現的程度也不相同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