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金立新
本報訊 記者金立新報道 記者從光大銀行獲悉,截至2010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0.94%,自1999年整體接收原中國投資銀行以來首次下降到1%以內,而且2005年以后新發生的對公貸款不良率僅有0.38%,在上市股份制銀行中位于前列。
自2005年以來,光大銀行從組織、流程、政策、技術與文化五個方面不斷深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在組織建設方面,光大銀行構建了董事會領導下的職責清晰、分工明確的全面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確保了風險管理的獨立性,針對不同風險類型,推行信用風險垂直化、市場風險集中化、操作風險與合規風險層次化管理的組織體系。
在流程建設方面,光大銀行通過優化審查審批、授信后管理、風險預警、撥備管理等關鍵流程,使得風險識別、評估與計量、監測與報告、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環節得以加強;實現了自我評估(RCSA)等工具的常規化、電子化運用與推廣;加快推進了對公系統、同業系統、零售業務系統、資金業務前中后臺一體化系統建設,以電子化方式固化進而優化流程。
在政策建設方面,光大銀行構建了包括基本政策、管理制度、操作細則、涵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與合規風險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政策體系,完善了分層管理、專家參與、定期重檢等一系列規范化的政策管理程序,并結合業務發展、經營環境和監管要求對各項主要政策實行定期重檢,不斷提高政策制定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積極開展區域營銷指引深化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了投向政策與區域實際的有效銜接,并配合全行戰略規劃,提出了“實施積極穩妥的風險管理政策”。
在技術建設方面,光大銀行申請成為新資本協議合規第一批自愿達標行,并遵循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核心原則,借鑒國外先進銀行的實踐經驗,按照全面風險管理技術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逐步建立了涵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有效計量、分析與管理的技術支持體系。目前,信用風險系統建設已基本完成,市場、操作風險系統建設預計于2010年完成。此外,還建立了科技風險管理體系,并嘗試運用經濟資本對部分分行進行評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