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創業板公司半年報的披露,投資基金對創業板股票的投資開始浮出水面。從已披露半年報的部分創業板公司的情況來看,基金扎堆增持創業板的現象較為明顯。
如國民技術十大流通股東中,基金占據了9家,合計持股395.2萬股,占流通盤的18.16%。而碧水源更是基金的最愛,根據大智慧對碧水源的持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共有54只基金持有其1093.4萬股,持股量占到流通股的36.94%。
與投資基金扎堆創業板股票相對應的,是投資基金虧損的命運。由于4月份以來,創業板股票經過了兩輪持續的殺跌,買進這些股票的投資基金基本上處于套牢狀態。如基金最愛的碧水源,也讓基金最受傷,該股票自4月21日上市以來,三個月的時間里股價被腰斬,導致基金十幾億的資金被套牢。
實際上,不論是一般的投資者,還是投資基金,折戟創業板都是大概率事件。
眾所周知,創業板是個風險板。這種風險首先表現在“三高”發行上。高價發行,高市盈率發行,高超募發行,這大大放大了創業板的風險,透支了公司未來的發展。加上創業板股票上市后的高開與炒作,創業板股票的風險進一步被放大。因此,買進創業板股票,根本就沒有任何投資價值,投資者無非是進行一種投機炒作,而這種投機炒作注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作為投資基金來說,雖然在買進股票時會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重視公司的成長性,但當這些股票的發行市盈率都達到了70倍、80倍,甚至上百倍的時候,所謂的基本面與成長性,不過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借口罷了,其結果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創業板的又一個風險,是上市公司的業績“變臉”。“三高”發行讓創業板變成了赤裸裸的“圈錢板”,這種“圈錢”的誘惑,不論是對發行人還是對保薦機構來說,都是巨大的。為了達到最大化圈錢的目的,于是發行人包裝上市,造假上市。這種“變臉”帶給市場的沖擊是很大的,也進一步加大了投資者的風險。投資者踩上這樣的“地雷”,難免會炸得“人仰馬翻”。而這樣的“地雷”,在創業板里并不少見。投資者“被炸”,也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大小限的解禁。雖然目前的創業板常常迎來網下配售股票解禁得來的沖擊,但與龐大的大小限相比,網下配售股票的解禁只是小兒科而已。真正對創業板股票價格帶來沖擊的是大小限的解禁。因為這些大小限的成本非常低廉,一旦解禁,其收益都在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面對如此暴利,套現將是大小限們唯一的選擇。屆時投資者幾十元、上百元買進的股票將與大小限幾毛錢甚至是零成本的股票價格接軌,其股價的大幅下挫不可回避。而這一天從今年11月1日起就要到來,屆時投資者的損失必將進一步增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