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清
編者的話/
這是一家中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擁有全球第一的網絡和客戶規模,總資產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
2010年,卻因一系列腐敗案件東窗事發,被卷入一場突如其來的整改旋渦。
人事調動,機構重設,全體動員……在外界看起來轟轟烈烈的機制改革背后,隱現的卻是巨大機體的困頓與無奈。
近半年來,中國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陷入一個又一個旋渦之中。
從集團高管到省公司的封疆大吏,連續數人落馬;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手機“吸費門”屢遭競爭對手曝光,中國移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難處境。
“一切還沒有結束,針對運營商高管的審查還在繼續!币晃恢槿耸繉Α吨袊洜I報》記者透露,更關鍵的是,這項審查仍有向中國移動核心管理層浸透的跡象。
審計署入駐之后,系列腐敗案即浮出水面
“這一波審計出有問題的基本上都處理了,不過,中紀委還在繼續介入調查!敝槿耸空f。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審計部門的計劃是,2010年將對三大運營商進行重點審計,每次重點抽查三大運營商各2~3個省,用1年時間完成梳理。2011年和2012年則進行普遍審計和補充審計。最終通過持續三年的嚴密排查,在電信行業內進行大規模的反腐清理,而“這一計劃正是在2010年初啟動的”。
據記者了解到,此前運營商均成立了自己的內審部門,要求每年年審一次,離任審計一次;同時,還會聘請審計師事務所對運營商進行各種審計;另外審計署乃至通管局等監管機構也會對運營商進行監督。
不過,對于運營商中的大部分人來說,這些早已習以為常,和審計部門“斗法”亦是常態。2009年年底,針對三大運營商的審計力度特別加強,而大規模的通信反腐調查也全面展開。
第一個落馬的是原中國移動黨組書記、副總裁張春江。審計署對2008年電信重組,原中國網通并入中國聯通的財務狀況重新核查(張春江時任原中國網通董事長),在這個環節發現張春江“涉嫌嚴重經濟問題”。
而在張春江事件發生后不久,2010年元旦剛過,中國移動人力資源部總經理施萬中涉嫌收受西門子公司賄賂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
春節前審計署派中國移動內部審計人員赴四川查賬,3月下旬,審計人員正式找四川移動數據部原總經理、中國無線音樂運營中心總經理李向東談話的第二天,他就搭飛機外逃,隨后被捕。
2010年6月25日下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移動”)總經理李華、黨組書記朱大蓀及公司紀檢書記三人接到通知,要求同時前往省政府開會。之后,只有后兩位走出了省政府大門。
李華爆出因為個人經濟問題正在被調查,此案由中央紀委直接督辦,委托四川省紀委進行。
這一系列反腐案件似由外力推動,涉及中國移動多位高管,并將中國移動推向了風口浪尖。
中國移動地震沖擊波,必須挽回不利局面
種種壓力之下,有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中國移動集團高管層面已經多次接到政府高層透露的信息,要求其必須做出調整以挽回目前的不利局面。
就在日前,中國移動被迫將6個省市的總經理進行調換,其涉及到的省公司包括江西、四川、山西、內蒙古、河南和重慶等省市。對于這一舉動,業界第一時間解讀為是避免省公司總經理在某地方任職時間過長,根基太過穩固而滋生腐敗。
而此后一天,中國移動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工會主席張曉鐵也接到國資委下發的任免通知,通知中稱免去張曉鐵同志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職務;聘任張曉鐵同志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外部董事。
后一條消息曾引發外界猜測,認為這次人事調整與張春江案有關。
據記者了解,張曉鐵十幾年來一直是張春江下屬,張曉鐵之前曾任郵電部財務司副司長、信息產業部經濟調節與通信清算司副司長、司長,而張春江時任信產部副部長。2008年,因聯通與網通重組,張曉鐵調到中國移動,碰巧的是,張春江也調到中國移動任黨組書記,張曉鐵又在張春江的直接分管之下。2009年年底,張春江涉嫌腐敗被中紀委調查,引起業界震動。張曉鐵的職業生涯和張春江幾乎“如影隨形”,無法不讓人聯想。
“張曉鐵的調任,應該是正常流動,沒有牽連到其他的事情。”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確切的消息還沒有得到,但短期之內應該不會再有大規模的輪崗了。”一位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對記者說。
而與外界的風聲鶴唳相比,中國移動的業績仍然在高速增長,在內部管理機制的缺陷被日益放大之時,這頭大象仍在繼續飛奔。
一個崗位下的尋租空間,中國移動高管成了高危職業
如果說,張春江是電信產業體制改革過程中的犧牲品,那么后面這幾個連續出現的腐敗案件,則在很大程度上歸咎于中國移動的自身體制問題。
首先就是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吨袊洜I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中國移動的全部省級公司老總基本都是身兼數職,包括紀檢、監察以及審計工作,均由他們親自主管。在這樣的高集中度而且缺乏監督的權力體制下,這些老總們如果要保持真正的兩袖清風,只能依靠意志力來進行自我克制,而這往往是最為困難的。
以最近落馬的李向東為例,其人生轉折點就起源于2005年中國移動音樂基地的入川。音樂基地入川之后,全國手機音樂方面的SP資質,都由李向東一人掌控,沒有李向東的點頭,任何企業都無法進入一年數百億元產值的無線音樂行業。而一個中國移動的SP資質則又意味著源源不斷的巨額分成。據了解,目前中國移動數據業務分成模式有多種,按照中國移動參與程度不同分為15%:85%(中國移動拿15%,SP拿85%);30%:70%;50%:50%等。
“為了爭取拿到這樣一個發財的敲門磚,眾多SP企業想盡辦法接近李向東。一時間廣大SP企業唯李向東的愛好馬首是瞻,李向東喜歡打網球,眾多SP企業主開始鉆研網球,李向東喜歡打高爾夫,這些SP又轉學高爾夫,”一位知情人士對記者說,“而面臨如此巨大誘惑的李向東,也從開始時候的‘不粘鍋’,進入到坐著頭等艙到處飛,擁有數輛豪車的嶄新人生。當然,這也是讓他一步步向深淵滑落的緣起。”
另外,從管理架構的設置來看,在一個地區和一個崗位時間過長也為尋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據中國移動2009年的經營數據顯示,它的總營業額是4521億元,利潤是1000多億元。在這樣一個利潤豐厚的公司里,省級老總在一個地區擔任一把手的時間之長不僅在運營商中,甚至與其他央企相比也是幾乎絕無僅有的。
而這又與電信行業的獨特歷史淵源有關。1998年撤銷郵電部成立信息產業部,中國電信產業開始政企分離,而中國移動就是在其后的1999年從中國電信的移動通信局分離而出。當時的移動通信發展趨勢并不明朗,中國移動就像一只被中國電信母體扔出的丑小鴨,并不被廣泛看好,所以年齡較大的領導基本都留在了中國電信。
中國移動在分家之后的省級公司老總多數都是當年省郵電管理局移動通信局的局長,也就是處級干部。這些處級干部當年的歲數基本都在三十到四十歲之間,年富力強。11年之后,這些人普遍也只有四十到五十歲,處于事業的巔峰期,而且在經歷了多年的積累后,這些人在各省具有非常廣泛的人脈和關系網。
為了最大限度利用這些資源,中國移動在此之前的長達11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對省級公司的老總進行大規模調整。而這11年恰恰是中國移動發展最快,最為輝煌的時期。很多省級移動公司的營業額發生了十倍百倍的增加,面對如此巨額的財富,這些老總們連續11年坐在火山口上,也難怪很早就有人說,中國移動的高官是高危職業。
亡羊補牢,牢仍不牢
面對連續曝出的腐敗丑聞,包括中紀委、國資委和中國移動都已經開始尋找亡羊補牢的辦法。
《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獲悉,中國移動近日專門就預防腐敗問題舉行了總經理辦公會,在會上確定了省級公司老總任職最多不得超過兩屆六年的規定。而且針對四川音樂基地李向東事發的問題,中國移動將會在SP合作模式上進行戰略性調整,將與SP伙伴的分成機制變成運營支撐關系,也就是將合作關系變成了更加簡單的雇傭關系。
但無論是合作還是雇傭,對于SP來說可能只是分到多少錢的問題,其與中國移動之間的甲方乙方強弱地位的差距卻愈加顯著。也就是中國移動仍舊是眾多SP企業的財神爺,而且這個財神爺越來越高高在上;而SP們需要做的公關工作也并沒有改變,那就是拉攏和腐蝕中國移動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一旦改為雇傭關系,則強弱地位將更加懸殊,這個公關工作力度反而可能會進一步加大。
事實上,作為中國移動制度化的輪崗機制,實際上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皼]有聽說哪個跨國巨頭是通過輪崗,來規避尋租和滋生權力腐敗的。”資深電信專家付亮對記者說。
以中國移動原人力資源部總經理施建中為例,盡管也進行了輪崗,但在其離開安徽移動時,離職審計并未發現其在安徽移動總經理任期內的經濟問題,直到被西門子受賄案牽連才曝光。
付亮告訴記者,所謂的離職審計大多流于形式,很難對其行為做全面的分析,只能從財務、政策等方面發現一些問題。像行賄這樣的行為,大多是地下的(通常是通過權力尋租和影子公司來實現),很難有公開信息直接證明。頂多是能分析出,其某些行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就很難深究。這就像有保留意見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審計意見。
作為亡羊補牢之舉,中國移動在2010年7月9日召開了反腐倡廉大會,重點強調了預防和懲治腐敗問題。然而會議上所提出的要求本身就體現了監管體制的缺陷。會議明確“中國移動各級企業黨政負責人將作為第一責任人履行一崗雙責,把反腐倡廉與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工作一同研究,一同規劃,一同部署,一同落實!
不過,在現有現代公司制度流于形式的背景下,中國移動的省級公司總經理在省內幾乎是一言堂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將反腐倡廉的職能再次賦予這些本身就大權在握的省公司老總,他們本身的監督其實很難有效進行。
“一把手在私企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很好理解,因為國家保護私有財產,作為公司的主人,私企老總在公司內擁有自然的、不可挑戰的統治權。而國有企業為了預防腐敗,就必須建立健全董事會和監事會等現代企業制度,真正讓一把手能夠受到監督和制約,而不是以預防腐敗的口吻賦予管理者更多的權力!备读琳f。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