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一系列員工頻繁墜樓事件后的富士康還沒有平靜下來,近期在坊間流傳的“北遷”傳言再次將它推向輿論關注的焦點,大批的富士康員工也開始陷入去留的猶豫和選擇中。
。富士康的員工如何對待北遷傳聞?這一行動將給富士康、遷出地、遷入地乃至中國的產業經濟版圖帶來什么影響?《經濟參考報》記者分別對富士康的“大本營”深圳和目前已草簽建廠合同的河南進行了實地采訪。
記者探訪:搬遷傳言下的深圳富士康
經過數十年經營,富士康中國大陸的員工已超過80萬人,僅深圳一地就有40多萬人。隨著近期關于深圳富士康大規模轉移生產線和員工的信息不斷從各種渠道傳出,周邊看似平靜的社會環境已經開始出現陣陣波動,而富士康的員工對大規模遷徙的消息也是心態各異,有些人樂見其成,也有人不愿輕易離去。
針對媒體關于“富士康鼓勵員工內遷”的報道,富士康集團予以否認。富士康工會一位負責人7月7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富士康在中國大陸20多個城市的廠區人員流動、擴大規模、增加投產都是正常且有規劃的舉動,“搬離深圳”并不屬實。
搬遷消息不脛而走
在富士康南門附近的東源百貨一樓,兩家彩票投注站緊鄰而開,一家是體育彩票,一家是福利彩票。“富士康如果搬走,周邊的這些小商店恐怕要死一大片,因為大家都是做富士康生意的。”體育彩票的工作人員陳先生說。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一個炎熱的午后來到位于深圳龍華街道的富士康園區。原本每天均有數千人排隊等候的富士康深圳龍華普工招募點如今卻是大門緊閉,停止了普工的招募。然而,仍然有一百多名外來工在招募點附近頂著炎炎烈日等待招工的重新開始。“我們聽說富士康要搬遷,但這不妨礙它要招人,我們就是來這里看看是否恢復招募。”來自云南麗江的小伙子小陳坐了一夜火車來到深圳,第一站就選擇到富士康。
有關富士康要搬遷的消息已經在這家號稱“全球代工之王”的企業內外不脛而走,不管是富士康產業鏈上的工作者,還是周邊經營飲食百貨的個體戶,都在有意無意地關注富士康的遷徙信息。
當富士康停止普工招募后,附近很多小商店開始感受到生意減少的沖擊。“搬遷不搬遷我們不知道,但每天的人流少了,賣的水也要少些。”招募點附近一間叫“喜樂樂”的士多店老板告訴記者。
“好實在”百貨是富士康北門外的一間小超市,《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到這里的時候,售貨員王先生正在切西瓜賣。“我們的客人都是富士康的員工,如果富士康要搬走,我們也沒有辦法。但現在看不出來搬走的跡象,每天的生意跟原來比沒有什么變化。”
“我們公司原本打算在富士康每個事業群都配上一臺拖車,現在不敢搞了。”在富士康駐廠工作五六年的深圳天月明包裝公司員工袁樹明說,他們公司主要是給富士康供應紙箱的,每天的量很大,此前公司考慮加大投入,配備更多的設備,聽說富士康要搬遷的消息后計劃就停了下來。
真假難辨的搬遷消息
不少員工發現,一些生產線的機器被分拆打包,有的被搬上貨柜車運走。“我不清楚會有多少人搬出深圳,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這里,”周長勝說。“我有一個朋友已經去了佛山南海,還有一個朋友很快也要去天津了。”
并不是每個富士康的員工都認同搬遷信息的真實性。有員工明確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富士康的搬遷目前“只是個傳說”。 今年25歲、C M M SG事業部的工程師馬忠告訴記者,聽說過富士康要搬遷,但主要是從媒體報道上看到的,同事也曾經私下議論,但工廠方面從來沒有正式說過這個事情,老鄉朋友也沒有搬遷。“富士康是個保密做得非常好的企業,有事情的時候公司高層會商量,但不會讓下面的人知道,等到宣布的時候,也就最終敲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執行。”
23歲的河南人樂其平在富士康的職位是線長,他說,“從來沒有聽說過此類消息,我的工作生活一切照常”。和樂其平在同一車間的普工吳美華也是這種說法。
不過,也有部分事業群的員工向記者證實,富士康的確在向內地的廠區轉移深圳的部分生產線和員工。一位在手機主板、屏幕裝配線上工作的普工周長勝說,6月份已經有一些生產線和工友向天津、重慶、武漢和廣東佛山市南海區的富士康工廠搬遷,“我有一個朋友已經去了佛山南海,還有一個朋友很快也要去天津了。”
不少員工發現,一些生產線的機器被分拆打包,有的被搬上貨柜車運走。“我不清楚會有多少人搬出深圳,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這里,”周長勝說。奇美電子事業群的多位員工明確告訴記者,這一事業群搬離深圳的時間是今年10月份之前。
6月份剛剛從深圳調往佛山南海的岳建洲說,企業并沒有征詢工人們搬遷的意愿,但只要生產線搬走了,工人就要跟著走。他所在的事業群是做電腦顯示器的,同時調過去的有4000多人。
員工的希望與擔憂
不愿離開深圳的員工,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抱怨說富士康提供的搬遷條件“吸引力不足”。富士康員工程艾艾說,“線長已經跟我們提過醒,產線是要搬到太原,但我不喜歡那個地方,冬天太冷了。至于具體的搬遷計劃和時間,廠里并沒有正式的通知。我自己猜想,搬遷是一定的,富士康加薪后,成本會增加很多,不搬遷不行。”
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遷徙,富士康的員工有的充滿憧憬和希望,但也有人十分不樂意離開深圳。在富士康奇美電子M O D BU組工作的田康說,“我搬遷的標準是離四川老家越近越好,如果到四川我非常愿意搬,但如果到其他地方,比如河南,我就不想去了。”
在奇美電子部工作的員工小彭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他所在的部門是肯定會搬遷的,上級已經透露遷徙時間會在2個月以內,“但是我們部門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搬走的,因為搬遷以后工資肯定不如深圳。盡管廠里面說搬了之后前三個月可以拿幾千塊錢補貼,但是之后的工資是按當地的標準給,這個標準肯定不如深圳高。再說,去重慶或者武漢,對我這個安徽人來說,人生地不熟,不好玩。”
小彭的工友小夏是湖北人,但他對回武漢工作并不十分感興趣。小夏對記者說,“回去工作是離家里比較近,但是工資肯定不如深圳高。而且現在已經習慣深圳的生活了,大多數的朋友都在深圳,走了的話就遠離現在的交際圈,生活起來就不如深圳有意思了。”
7月7日上午,富士康工會一位主要負責人在電話里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富士康在中國大陸20多個城市設有廠區,“員工跨廠區調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可能有些廠區要加大力度,有的廠區本來規劃要投產,這些都有規劃,深圳這邊又是‘大本營’,哪是突然間想搬就搬,就能搬得了?”
針對有媒體指稱“富士康鼓勵員工回家鄉廠區工作”的報道,這位負責人回應稱,“員工愿意回到家鄉去,富士康樂見其成。這同樣是為富士康做貢獻,而且回到家鄉減少了流動性,人心更穩定。但這并不等于說富士康在鼓勵員工搬遷。”
專家解讀:富士康搬遷的三個關鍵詞
□記者 車曉蕙 彭勇 詹奕嘉 深圳報道
在不少經濟學家的眼中,富士康從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遷往較不發達的華中、華北地區,顯示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產業轉移的步伐正在加快。學者們認為,這一進程是企業自主選擇的結果,但同時也會帶來引導沿海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良性影響。在這一進程中,捍衛工人合法權益的法治觀念,對遷入地政府來說與招商引資同等重要。
市場 “符合產業梯度轉移的經濟規律”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提高是不爭的事實,這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倒逼機制。”
“企業是市場主體,企業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區域經濟學家、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陳鴻宇在和《經濟參考報》記者談及富士康北遷一事時說,“富士康作為一個企業,從市場的角度、從獲利和成本的角度來考慮自己的投產計劃,因為成本過高或者追求更多利潤而進行搬遷,這是一個企業的權利,也是一種市場化的行為。”
更多的學者提出,在富士康北遷的背后,是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制造業所依附的低成本、低要素價格的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土地、人力等生產要素成本逐漸上升,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的制造業會逐步向各項生產要素更低的地區轉移。中山大學社會學教授劉林平認為,富士康搬遷的首要原因是節約人力成本,富士康將深圳地區的基本工資加到每個月2000元,成本陡然升高,搬遷到河南等地是節約成本的選擇,符合經濟規律。
“近期深圳特區擴容,關外大片地區被納入特區范圍,但可供企業生存的土地緊張的局面依然不會改變”,深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世平分析說,隨著深圳擁有的“特權”越來越少,本地土地成本、人才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傳統型低利潤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嘗到的“甜頭”越來越少。
華南師范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諶新民認為,富士康搬遷符合產業梯度轉移的市場規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提高是不爭的事實,這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倒逼機制。富士康在管理上已經比較完善,通過兩次加薪,員工提高福利也沒有太大空間,它是代工企業,無法大規模地增加研發,因此它只能轉移。”
轉型 “會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富士康搬遷后,必然會給深圳留出空間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所以這會是一個多贏的結果。作為中國制造的標桿性的企業,如果富士康早點搬遷的話,示范帶動作用會更大。”
在關注富士康動態的學者們看來,中國沿海發達地區,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結構升級已經喊了很多年,但實際上以代工產業為基礎的低附加值制造業依然是這些發達地區最主要的經濟模式。不過,富士康此舉的“積極影響”有可能給沿海地區的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十多年前,深圳其實就出現過一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結果一方面造成東莞的崛起,另一方面也使得深圳的產業結構上了一個新臺階。國世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回憶說:“1994年深圳產業升級將不少企業推到東莞,如今面對第二輪產業升級,價值含量低的代工企業遷走,價值含量高的企業進駐深圳,才能將這次產業升級‘升夠’。”
在富士康流傳出引人注目的北遷信息后,有專家預測可能由此引發一場大規模產業轉移的進程,不少代工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可能會隨之搬遷,這將給涉及此事的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帶來好處。
法治 “充分保障經濟、社會和精神權益”
“不能簡單地將這件事情理解成為廣東將企業趕走了,企業就可以在別的地方為所欲為,搞‘血汗工廠’。政府招商引資是必要的,但監督企業行為、保護工人權益同樣重要。”
與深圳等沿海發達地區能否順利“騰籠換鳥”、富士康等代工企業能否獲取更多利潤相比,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學者們更加重視大規模遷徙之后的法治環境,即企業和遷入地政府能否充分保障員工的經濟、社會和精神權益。
“遷徙后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否則難以真正建設和諧的勞資關系”,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員吳奕新對記者說,“像富士康這樣的超大型企業,將生產經營和員工社會生活區分開來,消除代工企業的運行封閉性,實現物業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市場化、社會化,對員工和企業都有好處。企業減輕了運營成本,更專注于生產經營,而員工則能更好地融入社區,釋放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
“不管走到哪里,企業都應該給員工提供良好的勞動條件,讓員工體面勞動、有尊嚴地生活,而當地政府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必須跟進,確保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滿足”,陳鴻宇提醒說。
擬在河南建新廠:當地給予“最大限度利益讓步”
□記者 郭久輝 鄭州報道
一份張貼在河南各地的富士康招聘員工廣告稱:富士康員工實行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5天的工作制。公司按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加班費,員工每周至少休息1天。員工工資底薪1200元,考核合格者月薪不低于2000元。
據當地政府證實,富士康科技集團日前已與鄭州市政府草簽協議,將在該市建立一家新工廠。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多方面關注。我國經濟地理學專家李小建分析認為,富士康內遷預示著大規模產業梯度轉移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隨著我國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會有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遷往內地。
很多農民工對不用離家太遠就能實現收入可觀的就業,充滿期待。河南夏邑縣的小伙劉永升認為富士康的招工條件“很有吸引力”。他曾經在東莞打工,月薪1800元左右。“如果能在家鄉打工,月薪還能達到2000元,那肯定比去東南沿海要強得多。”
連日來,河南省和鄭州市政府官員正在與富士康集團高層商討合作的具體事宜,一場場協商會議在深圳、鄭州兩地輪番召開,協議內容還在調整變化中。據悉,早在幾年前,河南省、鄭州市就向富士康發出在中原建廠的邀請。
鄭州市政府一位官員表示,為把富士康引進來,鄭州市愿在土地供應、保障、稅收、用工服務等各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利益讓步”。據悉,鄭州市為接納富士康已作了十平方公里的用地計劃,工廠選址在鄭州新區的航空港區。
富士康科技集團為臺灣鴻海集團旗下企業,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半月前造訪鄭州,對建新工廠相關事宜進行實地考察。
多方面信息表明,河南省、鄭州市政府一直在努力,爭取富士康進駐中原。此前,河南省省長郭庚茂在多個場合表示:“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招商,招大商是河南今后一個時期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的主線”“作為擁有上億人口、2000多萬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大省,引進先進制造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是造富于民的最佳途徑。”
目前,河南正在全省緊急招聘員工,近期將為富士康招聘培訓10萬人。政府在職業介紹、培訓等各環節對相關機構給予政府補貼,應聘者還有望每月得到生活補貼。
“富士康向內地遷移對雙方都是好事,”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說。這位專家認為,河南引進如此“大塊頭”的代工企業,既能改善自身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又能緩解人口大省突出的就業壓力。對富士康而言,這符合勞動密集型企業降低成本的發展需求。
目前鄭州市最低工資水平只有800元,比深圳低300元,專家分析認為,如果富士康在鄭州建廠,按目前深圳薪酬標準給員工發薪,可以在較長時間內免去加薪壓力,而獲得更大利益空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