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真相系列報道之八
張業軍
當下,富士康既在順水推舟,又在逆勢而上。
順水推舟是指,富士康深圳園區許多來自湖北、山西等地的員工,正在陸續被調回老家。深圳當地部分事業部門,也正將機器外運。最新的消息表明,富士康將于2010年下半年大舉北擴。華中、華北、西南等各個省份早有當地政府準備好的園區供富士康“隨時落戶”。
而逆勢而上則指,在國家對液晶面板產能嚴格控制的情況下,富士康一面在努力實現與長虹的液晶項目合作;一面在通過各種渠道想要獲得產品的核心技術。
更驚人的消息是,在聯手索尼、收購奇美之后,富士康決定——
不再囤聚于代工鏈上微薄的利潤,加強整合,并實現對核心技術的控制才是根本,而產品突破口即選在——液晶。
新 “長征”計劃,富士康北擴
自2010年5月29日起,富士康暫停招聘普工。一張A4紙打印的公告貼在龍華鎮東環二路富士康普工招聘處一個月以來,這里再也沒有組織過大規模的招聘。
7月1日,記者在富士康深圳園區東門采訪時,遇到一個正從里面走出來的男青年,他剛從學校畢業,來富士康參加面試。據了解,富士康新員工補充,已不再通過社會招聘,而是通過學校招聘,來填充崗位。
觀瀾園區一名姓高的女員工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富士康為蘋果代工的一款觸摸屏電腦產品“產銷兩旺”,由于加班時間受限,生產線開工非常緊張。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負有生產任務的觀瀾IDPBG事業群DSD部門卻接到通知,須在7月底之前搬遷到龍華園區。而即將與之一同搬遷的,還有其他幾個事業群的部門。在龍華園區,記者看到有一些廠房已經搬空。“很多機器已經搬走了。”一名員工透露,目前搬遷計劃正在執行中。
另一方面,富士康的高級干部近期也正在兵分幾路前往鄭州、武漢等地考察,“主要是去看看當地園區附近的樓盤,先買房,再調動。”觀瀾某事業群工程部一職員表示,他們部門30人,已調走了6名,分別回到武漢、山西等老家工作。
5月26日晚,郭臺銘在大陸處理龍華跳樓事件之后返回臺灣南投縣,此間他曾表示,外來工作的年輕人需要家的溫暖,企業對此很難兩全。未來鴻海將會加速擴大在四川、重慶等大陸西部地區的投資,讓年輕一代回到家鄉工作。
而事實上,近兩個月來,許多內地的省、市、縣政府再次發力招商引資,向富士康敞開懷抱,對于郭臺銘來說,這恰恰是利用地方博弈賺取優惠政策的極好機會。很快,6月30日傳出消息,富士康確定將在河南鄭州市建立新工廠,鄭州市政府與富士康已簽訂框架協議。
據河南省政府有關人士透露,此次富士康可能只是將內銷產品的生產線遷至河南,出口產品的生產線還是留在深圳。“富士康對選址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是要有銷售市場規模的需求,其次是當地勞動力能跟得上,最后還要有相關配套設施。”
而從武漢富士康項目規劃來看,其產品線也比較符合內銷的特點。項目建成后,年產電腦1500萬臺、數碼相機3000萬部、液晶顯示器1500萬臺。這些產品屬于國內熱銷類別。
到目前為止,煙臺、太原、杭州、成都、天津、重慶、武漢、鄭州……富士康的工廠在中國大陸已遍地開花。然而,除了富士康的高管以外,誰也不知道郭臺銘近年來已經投資和正在考慮投資的地點究竟有多少個,包括深圳市政府。
今年,深圳市實行關內關外一體化,加上7月1日起即將執行的最低工資政策,深圳的區位優勢基本喪失。而跳樓事件所引起的富士康主動漲薪最高66%的決定,只是富士康決意從深圳大部分撤出的順手一筆。就富士康遷移一事,記者致電、致函深圳市新聞辦、工貿局等部門,截至記者發稿為止,均未得到正面回復。
而洽談現場不準閑雜人等進入,不請記者采訪,不允許報道……位于浙江省嘉善縣的富鼎電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自2008年創辦起,作為富士康的內地工廠之一,則至今罕為人知。據了解,與其在大陸大舉開辦新工廠相對應的是,富士康內部傳出消息稱,深圳富士康園區11個事業群只留2個,剩下都要遷走。留下的職工人數為10萬人,另一個版本稱留20萬人。
富士康全面遷徙背后到底是何種戰略企圖?
液晶沖動,自有品牌的預謀
漲薪對于富士康來講,其實只是應激之舉。作為代工航母,富士康在產業鏈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全球一流的品牌商,在將代工訂單交給富士康的同時,也向它筑起了一道技術的“馬奇諾防線”。據富士康媒體辦公室主任劉坤曾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某些產品代工利潤甚至低至5%以下。
富士康迫切需要從戰略層面找到突破口,而這個突破口目前看來即是液晶面板。
事實上,在平板顯示器相關產業,富士康近年來動作頻頻。2009年11月,鴻海旗下群創光電53億美元收購奇美電子,并命名為奇美群創公司。新公司的規模超過友達光電,在產能上成為臺灣最大的LCD(液晶顯示器)面板制造商,和全球第三大LCD制造商;2010年6月,富士康又收購索尼位于斯洛伐克和墨西哥的兩家液晶電視生產工廠。
在大陸液晶市場,富士康選擇了與地方政府或大企業合作的方式來拓展勢力。在成都,272億元人民幣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計劃,便是富士康與長虹彩電共同投資的項目。而富士康之所以要上液晶面板項目,主要也是看到了上游壟斷利潤豐厚。由于液晶面板核心技術及市場定價權為國外掌控,TCL總裁李東生曾公開表示,“如果不生產液晶面板,還做什么電視機!”
據清華同方市場部有關人士透露,42英寸LED (發光二極管)的模組成本是4500元左右,42英寸的普通液晶電視模組成本2800元左右,120HZ的成本要2950元左右。“如果生產沒有上規模,基本就是虧本銷售。”目前,清華同方液晶電視業務處于虧本讓利的經營狀態。
據報道,富士康今年從索尼公司所獲得的液晶電視代工訂單數量有望達到500萬臺,三星的代工數量則有望達到300萬臺,LG電子公司的代工訂單數量則可達200萬臺,而來自瑞軒公司(Vizio)的訂單數量則有望達到200萬臺。
通過收購及合資、合作等方式,富士康打造液晶王國的思路清晰可見。未來,這些工廠必須為其下游端的生產提供源源不斷且物美價廉的配件,這將讓富士康具備與國際品牌巨頭分庭抗禮的競爭力。操控液晶面板的定價權將是富士康未來轉型的重要籌碼。
暗度陳倉,突破技術“馬奇諾防線”
作為代工航母,富士康一直面臨著全球一流品牌商的制約,在將代工訂單交給他時,品牌廠商們同樣筑起了一道技術的“馬奇諾防線”。
比如蘋果,在將訂單交給富士康后,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是由自己操控的,而涉及到芯片供應或者其他關鍵核心技術環節,蘋果會設置技術壁壘和技術保密流程,讓富士康無法獨立生產出最終產品。
但在產品核心技術方面,富士康真的是“只知一二,不及其余”嗎?
事實上,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富士康每年都會申請上千項技術專利。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創新能力。一名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在臺灣的一次聚會上,富士康設計了十多款筆記本電腦,供戴爾、惠普等各品牌商挑選,確定下來后各自推出市場并長期代工供應。富士康在產品設計方面的強大實力,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中國經營報》記者還獨家了解到,富士康正在進行一項秘密研發,即在于觸摸屏技術。富士康與清華大學納米研究中心于2007年開始合作,共同研發包括觸摸屏在內的產品生產技術。這項合作計劃至今從未被公開報道。
6月30日,記者聯系了清華大學的相關項目組成員后,得到的答復是“新聞報道接待由富士康方面負責”。隨后,記者接到了清華大學相關項目成員從富士康打來的電話,對方相反非常疑惑于記者如何知道這一合作項目,但不肯透露這一項目的產業應用情況,也沒有描述該項技術所達到的技術水平。
當大家都在責罵富士康是“血汗工廠”的時候,沒人了解,它其實也是一個“創新工廠”。
最后一公里,產品直達的“急行軍”
已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的富士康,是否要做自有品牌?
對于這個問題,富士康通路事業部董事長胡國輝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我們做代工,不但要在整個產業鏈里面提供非常有價值的服務,同時我們還要提供全球90萬的就業,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使命。而如果我們要做自有品牌,就會陷入兩難的困境。胡國輝是郭臺銘從蘋果公司挖來的高管。自2009年起,就在推進富士康的通路事業5年計劃。
據了解,通路事業部實際上就是銷售渠道部門。在富士康的各個事業部里,幾乎大部分事業部門都將經營水平發揮到極致,而唯有通路事業部門是個短板。郭臺銘的說法是,如何幫助客戶將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是富士康給客戶提供的“最后一公里”服務。
2009年秋冬,郭臺銘宣布了“萬馬奔騰”計劃,將斥資約21億元,在中國開1萬家3C連鎖店,主要在三線以下城市。在富士康工作滿5年的員工,有資格申請回鄉創業,開辦這樣的連鎖店。首家“萬馬奔騰”店于今年5月8日在深圳龍華園區南門正式開業。
今年5月,富士康又宣布與麥德龍共同出資2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打造電子產品零售市場萬得城,其中富士康占股25%。此外,2009年年底富士康還推出了電子商務網站——飛虎樂購,與萬馬奔騰店形成“網上商城+線下實體店”的結合。
就萬馬奔騰店目前的推進情況,記者于6月30日聯系了富士康通路事業部零售事業處市場傳播總監姚女士,得到的答復是:“我們現在正全力以付的推進。”
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記者通過商標查詢掌握到,“富士康”作為一個商標名,從1類到第40類,幾乎絕大部分的產品類商標,已登記為注冊商標,而初審公告期大多數在2008年至2009年—— 這說明,富士康品牌布局集中在這幾年。
種種跡象表明,富士康在相當程度上已具備了做自有品牌的條件,一切關乎時機。
王志洪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