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媒體曝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張敬禮被“雙規”,疑為涉及中紀委調查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等多家醫藥企業醫療器械行賄案件而被舉報牽扯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6月21日,接近藥監局的人士透露,“張敬禮出事,主要與藥品注冊有關,其中包括強生在內的若干家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通過向張敬禮行賄,來幫助其加快拿到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藥品注冊號。”
強生自從1982年開始進入中國,其已經形成從嬰兒健康護理品、女性衛生用品、成人護膚品與創傷護理品,到專業醫學角度的醫療器材、臨床診斷,以及醫藥產品等龐大的業務群。而且憑借在心臟藥物支架和血糖儀方面的壟斷,強生一直享受著高額回報。
不過,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媒體經理蔣柯6月20日依然強調:“強生至今未接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調查,因此部分媒體的表述并不準確。”
知情人士表示,“強生涉案主要是在醫療器械注冊上,也包括藥品注冊,由于醫療器械和藥品注冊時間比較長,但通過行賄,強生以比較快的速度拿到了注冊證和注冊號。”
另一消息人士透露,“強生牽扯進張敬禮案件應該是比較明確的。自從2005年郝和平涉案被捕之后,張敬禮就成了國家藥監局負責醫療器械的最高領導,大權獨攬。”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新藥或者醫療器械產品要在國內上市,必須通過國家藥監局的注冊,而國內藥品和醫療器械注冊一般時間大約1年到一年半,周期比較長,甚至需要排隊等候。
由于其掌握著醫療器械注冊的生殺大權,外資企業為了加速搶占中國市場,往往會把張敬禮等人作為了首要的公關對象。
蔣柯表示,張敬禮作為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的主管領導,強生公司此前多次和他接觸過,“但都僅限于辦公室內的事務性交流,因此也沒有任何細節可披露。”
6月21日下午,強生中國回應稱:“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不清楚(有關報道中)提到的調查,公司對這種猜測性的報道不予評論。”
消息人士表示,“強生的系列產品在美國早就通過FDA認證,進入中國過程中可能涉及的商業賄賂,也是為了加快其產品的進入速度。從理論上說,外企會更多選擇支架等醫用醫療器械對中國市場進行公關,因為這類品種容易形成壟斷”。
該消息人士表示,“外資醫療器械在國內控制市場的現象不是個例。以血糖儀為例,我在基層的藥店根本看不到國產品種,說強生和羅氏控制市場超過70%一點都不過分。”
醫療器械不同于藥品,沒有那么長的市場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短的可能只有兩三年,但是注冊周期一般1年多的時間,一個產品拿到注冊證,產品周期有的已經耗去1/3,這時為了搶占市場,企業就會鋌而走險,利用非正常手段盡快拿到注冊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