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位研究農業問題的人士曾向筆者抱怨,“沾個‘農’字就窮”。
2010年,每天打電向上述人士咨詢農產品價格走勢的商人、媒體絡繹不絕。
近期大蒜、綠豆、玉米等農產品價格普漲,發改委更是在10天之內連發三文談物價(5月14日、19日、24日)。5月21日,廣東省物價局派出6個檢查組,分赴省內各地展開農產品價格檢查,并表示對哄抬農產品價格最高可罰50萬。
哄抬農產品的群體其實人數不多,但很分散,在法律上怎么界定囤積居奇并非易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商家把商品買進再賣出,追求差價,買多少算是惡意囤積?價多高算是哄抬物價?合法與違法的邊界難以界定。
在產銷鏈條上,從收購商,到產地經銷商,再到銷售地各級經銷批發商,甚至零售商,都加入了囤貨的行列。
從被抬高價格的農產品供應鏈條不難看出,如果某種產品的主渠道可以左右價格,那么誰控制了主渠道,誰就控制了價格。
蒜商囤蒜,瞄準的是幾個大蒜產地,綠豆商也如法炮制,看到吉林等主產區減產,迅速高價收購綠豆。
為了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加價,商務部一直在大力推廣農超對接,即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議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把主渠道拓寬,通過直采降低流通成本。而在價格上漲預期下,這種新型流通方式被投機者“攔截”。
從本輪大蒜、綠豆等農副產品價格瘋漲的成因來看,除了氣候災害等客觀因素導致產量下降外,與去年寬松貨幣政策下強烈的通脹預期不無關系。
當下中國早已是負利率,當錢存在銀行所得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價上漲所造成的購買力下降,權衡投資實體經濟與投機炒作商品的風險和效益,“理性人”都會選擇后者,因為他們沒有更好的去處。在抗洪搶險中最重要的是防“管涌”,指的是防洪堤壩的薄弱處在洪水的壓力下出現的孔洞,現在股市、樓市、農產品儼然成了貨幣的“管涌”。
如果不及時發現并管理好超發貨幣這頭洪水猛獸,放任資產價格飆升,讓商人摒棄企業經營,賺快錢腐蝕的是企業家精神,這對中國經濟破環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