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
互有攻守。
5月24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第一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S&ED開幕致辭中公開回應了美方一直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稱中國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隨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經濟對話開幕式上明確表示,希望“詳細了解美方關于逐步消除對華高技術出口障礙、平等對待赴美投資的中國企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與此相應的,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5月21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則一邊表示美方力爭在今年夏天對現有出口管制制度做一個明顯的改革,一邊竭力聲言美國企業遭到了中國自主創新政策的歧視。
中美S&ED交鋒第一回合,你來我往,雙方在頗有節制的過招拆招中,均發出了謀求雙贏的信號。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孫仲濤認為,“討價還價”和“彼此妥協”,將是本輪S&ED的兩大特色,也是今后中美關系的基調。
就在24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向中外媒體透露,“今天上午的專題會議,沒有任何中方或者美方的部長、領導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討論”。
中國準備充分
比起去年的S&ED,今年中國的表現在整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事先準備也更為充分。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對本報記者透露,一年前首輪中美S&ED舉行前,中方曾表示希望溝通美元資產安全問題,最后卻不了了之;但早在今年1月,中方就基本定下本輪S&ED框架下的貿易相關主題。
“美國想解決貿易逆差,奧巴馬又提出要在五年內讓美國出口翻番。”孫哲告訴本報記者,基于對中美貿易形勢和美國國內政策的研究,中國選擇敦促美國放開出口管制,接招美國人在人民幣匯率上施加的壓力。
去年底到今年初,中美關系歷經多事嚴冬,中國亦從中習得不少外交姿態。孫哲提醒本報記者注意,與去年不同,中國已經不再提“重建國際新秩序”,而是更注重于表達自己的聲音。
“中國肯定不能在這一點上刺激美國的神經。”孫仲濤說。“比如,中國所謀求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美國會做出一定讓步,譬如支持中國在IMF增加份額,但一定不會支持打破美元體系、多極化發展。”
中國在國際金融秩序改革上,也確實亟需美國的支持。IMF改革提議在去年倫敦的G20峰會上無疾而終,直到9月匹茲堡峰會各國才達成改革協議,這和美國態度的轉變是分不開的。
此外,中國這次在戰略議題的設置上也頗有深意。
去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中國積極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權益,由此在會后招來一些西方媒體的非議。后者將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未取得實質成果完全歸罪于中國的“傲慢”。
本輪S&ED,中國以積極姿態,主動將氣候問題納入議程。孫仲濤認為,中國這樣安排,實際上等于選擇同美國商討,如何平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碳排放需求。
美國強勢依舊
棘手的議題還未進入議程。
連續數日,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都就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向中國發難,認為這一政策人為設置貿易壁壘,對在華美國企業有較大的利益損害。
與之相反,對于中國關注的“雙反”問題,駱家輝則指出,任何一個美國企業都可以因為“覺得不公平”而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訴訟,針對的并不僅是中國企業,并希望中國企業“盡快適應這樣的國際規則”。
孫哲認為,駱家輝的此番辯解意味著“雙反”還會持續下去,美國政府必須先考慮國內訴求,兩國間的貿易摩擦會變得越來越常態化。
孫哲繼而表示,盡管本輪S&ED上,中國一改低調作風,積極和美國討價還價,但與美國希望打開中國市場的攻勢不同,中國的要求更多仍是一種“希望美國不要制造麻煩”的守勢。不管是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還是去年頻發的雙反案件,都屬于這個范疇。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國務院東亞問題顧問、華盛頓大學中美關系專家沈大偉也表示,中國還遠沒有達到能與美國平等叫板的程度,與其說中國是一個“列強”(Global Power),不如說是“全球棋手”(Global Actor)。他進一步解釋說,現在任何國際性的事件和會議,不能缺少中國聲音,但中國聲音究竟能產生多大的能量,則有待商榷。
除了人民幣匯率問題,在美國提出的地區安全議題中,中國也表達了合作姿態。
5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對外宣布,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就制裁伊朗的聯合國決議草案達成一致。18日,決議草案文本已經在聯合國安理會散發。
孫哲告訴記者,在中國提出中方的核心利益是領土完整及臺灣、西藏和南海主權后,美國也提出了美方的“核心利益”,其中包括伊朗核問題。
“由于中國11%的石油進口是來自伊朗,中國在伊朗問題上妥協,等于在經濟上蒙受損失。”孫哲分析道。
此消彼長中的中美關系
中美關系正處于“非常復雜”的階段。
從經濟上看,兩國互相依存又互為競爭對手;從國家實力上看,美國仍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頹勢已現,中國則處在上升期,雙方有此消彼長的趨勢。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不信任中國,認為中國強大后必然會挑戰他的地位;中國也不信任美國,認為美國必然會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不斷實行多重標準并制造麻煩。”孫仲濤向記者表示。
孫哲則將目前的中美關系總結為“合作型的施壓狀態”──雙方都認為合作是大勢所趨,同時雙方也不斷向對方提出有利于自身發展的要求。“很有可能S&ED結束后,雙方決策上定下來互相讓步,行動上還是各行其是。”
即便如此,S&ED的作用仍不容忽視。
這一次的美方訪華代表團總人數接近200人,是迄今為止由政府和顧問團成員組成的陣容最龐大的訪華團之一。其成員除負責外交、財政、商務、能源等事務的部長級高官,甚至包括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威拉德。
“這種面對面的年度大規模兩國領導人互訪在現代國際關系史上開創了先河。”孫哲認為,“S&ED作為兩國間長期、定期的溝通機制,重要性已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