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中美氣候合作烏托邦設想
□ 曹海麗 | 文
中美是目前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最大的兩個國家,排放總和占世界的40%。兩國也是影響聯合國氣候談判的關鍵。出于不同的原因——美國是由于國內立法障礙和公眾意識;中國則強調歷史責任和“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兩國都不愿被納入一個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很多人認為,任何不包括這兩個排放大國的約束性協議將是沒有意義的。
這使兩國在氣候變化上的雙邊合作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中美兩國在氣候變化上的合作不僅大有潛力,而且可以成為提升中美關系的突破口。
早在2008年4月,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現任奧巴馬政府巴基斯坦、阿富汗特使理查德?霍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便指出,中美需要“第四個聯合公報”,討論戰略性議題。他認為,氣候變化問題正是雙方可以獲得最多進展和有共同利益的領域。
長期跟蹤中美能源合作的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氣候變化、能源、環保項目高級顧問沈岱波女士(Deborah Seligsohn)也對筆者指出,中美可以在合作中共同向低碳經濟轉型,同時在這一領域取得的實際進展,可以改善美國國會及公眾在諸如意識形態、匯率、貿易失衡、人權等方面對中國的負面評價。
事實上,從布什政府任內的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開始,能源和環境方面的合作就一直是雙方獲得進展最大、最具實質性的領域。2008年6月,雙方正式簽署了《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這一文件也成為奧巴馬政府接續的合作基礎。可以預見,將于今年5月24日和25日召開的新一輪對話,能源、環境和氣候合作仍將是雙方討論的一個重點。
不過,迄今為止,兩國在氣候變化上的合作更多地側重于清潔能源和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甚至提前一周到達,專門和中國相關對口部門討論清潔能源技術的合作。
這當然是有意義的,而且對促進兩國溫室氣體的減排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除此之外,有無可能超越技術層面的合作方式呢?
一個另辟蹊徑的想法來自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中國區副總裁黃杰夫先生。他認為中美兩國的碳市場都尚未形成固化的游戲規則,這為雙方進行開創性的合作創造了機會。在他看來,交叉點有可能是農業碳指標。
2003年成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是美國首個區域性的基于自愿但具法律約束力的碳交易平臺。作為其中很小比例的一個交易方式,交易所允許排放企業購買抵消(offset)碳指標來完成減排任務,類似于清潔發展機制(CDM)。其中農業是重要的抵消碳指標來源。
據黃杰夫介紹,經第三方審計,七年來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從農業碳指標購買來的減排量達到9000萬噸。其中,有200萬噸來自中國。
黃杰夫提議,中國可以借鑒芝加哥氣候交易所開發的一系列針對農業的抵消碳指標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標準,不僅可以用于對外交易,也可以作為將來內貿交易的基礎。農業項目具有極大的正面社會效應,更重要的是,中國將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碳價格信號。
近期公布的美國參議院能源和氣候法案草案就有一條規定,將通過設立美國國內的農業抵消項目來為農民提供減排的動力。
不過,要實現這一設想,還面臨著許多政治上的障礙。首先是中國政府至今沒有開放國內碳市場的時間表。北京環境交易所從去年秋天開始就試圖開發有中國特色的針對農業的碳自愿減排標準,但至今未果;其次,還需要美國承認中國的碳強度指標是一個限額。
中美此次對話當不可能討論如此具體的問題。雖有烏托邦之嫌,但黃杰夫認為仍然值得建言。
作者為財新傳媒《新世紀》周刊首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