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5月2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3時38分報道,在實現了按季度定價后,國際三大鐵礦石巨頭又在醞釀進一步抬高鐵礦石價格。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計劃在今年三季度把價格提高到160美元/噸,比目前執行的價格高出近50%。詳細情況連線記者費磊:
主持人:在取消長協價,改為季度定價后鐵礦石價格已經大幅上漲。從取消長協價以來,國內鋼企的生產經營情況如何?
記者:由于原燃料采購成本的不斷上升,今年以來國內鋼價已經在礦價上漲預期中連續攀升近千元,提前兌現了預期,但鋼鐵企業的盈利水平仍低于全國工業企業的平均水平。中鋼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6694.55億元,利潤率僅為3.25%,處于盈利低水平狀態。高成本和有限的需求使得鋼企雖然增產但難以大幅增收。
主持人:這種原材料不斷漲價的格局對國內鋼企的發展會產生哪些影響?
記者:很多國內的鋼鐵企業下半年經營狀況堪憂。首先,鋼鐵業成本上升將會向下游產業傳遞,推動下游價格上漲。中鋼協副會長劉振江指出,鐵礦石漲價將使得眾鋼企在消耗完原有低價庫存后,全面承受高價礦的到來,由于生產成本進一步攀升,鋼廠風險再度加大。如果鐵礦石價格持續上漲、定價機制完全轉向現貨市場,甚至指數定價方式,國內鋼鐵行業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面臨一場意想不到的洗牌。鋼鐵業成本提高,再加上國內宏觀調控影響一部分需求,這會使得一部分鋼鐵企業難以度日,弱小的鋼鐵企業將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可能。
還有一種看法是鋼鐵行業調結構可能干預鋼鐵業洗牌。正如上面分析,如果按照市場規律,國內大小鋼企,只要扛不住成本上漲,都有可能撐不下去。不過,國有鋼鐵企業卻不容易按照市場方式出局。因此,鐵礦石漲價對于國內鋼鐵企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有一點可以預見,就是國內鋼企距離淘汰、洗牌、重組的階段不會太遠了。如何進一步減少行政權利對鋼鐵產業并購的影響,加快市場化并購的步伐;如何鼓勵不同資本共同參與中國鋼鐵產業的并購重組,完善中國鋼鐵產業的資本結構,實現資本結構多元化,又會成為新一輪媒體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