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 澤 河南報道
白象與康師傅競爭升級。
今年以來,以白象為首的以生產中低價產品為主的方便面生產企業,連續三次在行業內部會議上公開向康師傅發難,指責康師傅買斷貨架和特定銷售渠道,排斥競爭對手,以及通過虧損經營,打擊中低價方便面企業的行為。
業內人士透露,康師傅旗下“福滿多”系列產品一直虧損,2007年至2009年虧損7億元,存在低價傾銷嫌疑。而康師傅本身并不指望“福滿多”掙錢,只是希望以此打擊中低價面生產企業,以此維護其市場“霸主”地位。
作為國內中低價面領域的龍頭企業,白象利益受損最為嚴重。5月5日,白象集團河南分公司總經理梅振勝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直斥康師傅涉嫌壟斷。
買斷渠道+低價傾銷
“在很多特定渠道,因為康師傅與商家簽有協議,連我們都進不去。”梅振勝很無奈地說。他介紹,在一些商超、學校、車站、風景區,康師傅買斷貨架,其他品牌根本進不去,而這些又是中低價方便面的主要銷售渠道。
讓白象尷尬的是,作為國內第三、河南省內最大的方便面生產企業,對消費量巨大的鄭州火車站地區也只能望洋興嘆。
“它買斷渠道,實際上就抬高了經營門檻;如果別的企業想進入,就必須付出更高的銷售成本。”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冠群說。
康師傅財報顯示,康師傅去年的銷售額達到23.07億美元,利潤達2.53億美元。而據白象食品集團董事長姚忠良介紹,白象一年幾十億的產值,利潤才幾千萬。在這種情況下,增加投入的壓力可想而知。對于眾多的中小企業,面對康師傅的強勢,更是無力招架。
相較于壟斷銷售渠道,白象等企業對康師傅的超低價競爭,甚至是虧損經營更是惱火。
康師傅面業旗下分為兩大事業部,分別是以生產中高端產品為主的康師傅和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的福滿多。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康師傅悄悄調低了福滿多系列產品的出廠價格。白象主打“一元面”,24包裝的袋面出廠價是18至20元;而福滿多推出了27包裝的袋面,價格也在18至20元之間。
“白象被逼到死角”
“這對白象壓力很大,等于是把白象逼到了死角。”河南一家方便面企業負責人深諳其中的利害關系。白象以“一元面”為主打產品,在中低價面領域一直是行業第一。康師傅在中低價面領域發力,對白象的打擊可想而知。
在多個場合,姚忠良都曾感嘆,白象這些年活得非常艱苦。
鄭州國華食品有限公司企劃總監王愛武表示,24包裝一元面的純生產成本大概在16至17元之間,加上人力、運輸以及推廣成本,生產企業幾無盈利可言。
梅振勝認為,康師傅是一種低價傾銷行為,意在打擊中小企業。“康師傅根本就沒有打算靠‘福滿多’、‘好滋味’掙錢,主要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打擊白象等以‘一元面’為主打產品的中低價面生產企業,使其沒有精力和能力進軍高端市場,維護康師傅在高價產品領域的壟斷地位。”
康師傅壟斷嫌疑
在今年2月,由康師傅、今麥郎組織的行業會議上,白象等企業毫不避諱地對行業老大提出了批評。
姚忠良表示,價格競爭是永恒的,但虧到非正常的成本,就錯了。并認為,大企業搞低價競爭,小企業就會偷工減料、打亂仗,最終將危害整個行業的利益。
“為維護原有主打產品的市場壟斷地位,康師傅不愿在市場投放新產品,即使新產品研發出來了,也只是儲存起來備用。因為投放新產品必然會削弱現有主打產品的市場壟斷地位,還會引起其他企業的跟風。”王愛武說。
4月29日,身兼河南省方便面制品專業協會會長的姚忠良參加了河南省政府食品辦公室組織的行業研討會。由20多家企業參加的研討會最終變成了訴苦會,一名與會者說“會議開得沉悶而又悲壯”。有與會者提出,要向國家有關部門投訴或者直接控告康師傅壟斷。
反壟斷公益維權律師董正偉認為,如果康師傅占據方便面市場50%以上的份額,就說明其擁有獨立市場支配地位,只要以低于成本價銷售,就是一種壟斷行為;如果不具備市場支配地位,以低于成本價銷售,也可視為不正當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