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
深發展控股股東新橋投資幾經曲折最終成功退出。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新橋投資過人財技。2004年新橋攜資12.35億元入主深發展,最終選擇認購中國平安增發2.99億股H股作為對價,受讓深發展股權。以目前平安H股價來計,浮盈超過150億人民幣。
新橋能有如此盈利,既是單偉建運籌帷幄,也要拜中國平安“失誤”所賜。
與新橋簽訂協議收購其所持有的深發展股份,正是中國平安股價最為低迷時期。中國平安2007年收購富通集團股權共花費238億人民幣,之后危機降臨,這筆投資幾乎損失殆盡。2009年4月中國平安公布年報,減計投資損失,投資者信心遭受嚴重打擊,股價大降。此時,新橋預留與中國平安股權置換及現金收購選擇權,確實財技高明。
不過,新橋能有此條件,還有賴于中國平安是否具有吃下深發展巨大決心。無奈,中國平安擴張堅決,市場人人共知。
今天能夠拿下深發展股權,對中國平安來說已經是最好結果,并且應感謝中國政府監管部門。這在于,這筆交易仍然沿用特事特批,雖淡化了交易市場色彩,但更足見收購之不易,競爭之激烈(彼時,爆出國開行競購深發展,可見深發展股權之搶手)。更在于,由于政府監管部門層層審批機制和宣布結果的漫長時滯,意外阻止中國平安更大的海外冒險,進而成就其攬入深發展的“春宵一刻”(大家可曾記得,2008年的中國平安1600億再融資計劃?若不是資本市場“好事之徒”群起攻之,中國證監會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否定融資交易,擁有1600億巨額現金的中國平安,會沖鋒陷陣到哪里,或者說中國平安今安在)?
不過,中國平安不計代價、花費巨資一定要攬下深發展股權,也說明平安掌舵人馬明哲之聰睿和不計細節得失之戰略眼光。
在中國銀行業,何止新橋能夠有如此豐厚收益。2004年新橋先行一步時,銀行改革已緊羅密鼓,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改革行至中途。政府賦予國有銀行改革支持絕不僅僅是注資,更在于給了全世界最大的利差空間,這種政策“補貼”惠及所有銀行。另外,銀行業高度管制,限制準入,更限制了自由競爭。你能找到哪家銀行不賺錢嗎?大概和找一家不賺錢的房地產公司一樣艱難!另外,國內融資市場因為儲蓄率高企,銀行渠道王者地位短期內無法改變。中國平安當然能夠看到其中深層含義,代價如何高昂,相比未來利益,何不是區區小節?
中國平安接手深發展,對深發展影響甚大。好處在于,“小氣”的新橋退出,深發展路徑將從此打開。深發展一直是股份制銀行中資本最為薄弱的一家。
原因可能是,新橋本身資本并不雄厚,維持深發展高速增長持續資本投入本有困難;而新橋也不希望增資時稀釋股權,從而降低話語權。更在于,新橋本身長期持有深發展股權意愿不強,長期投入將降低收益。而進取的平安文化不僅將令困惑深發展的資本金問題迎刃而解,更令深發展謀求更大量級成為可能。
平安收購深發展可稱為一次銀行業的成功商業收購案例,寫入教科書沒有問題,但對金融監管提出的命題和挑戰必不能忽視和大意。
中國平安攬入深發展后,必欲發揮深發展平臺價值。國內保險公司,除中國人壽外,渠道普遍不足,銀行的完整網絡為各保險公司所垂涎,可惜大多保險公司與銀行根本不在一個重量級上,不被收購就不錯了。銀行和保險交叉銷售本來潛藏問題尚多,很難做到有效監管,而平安營銷凌厲且大膽,其進取攻勢文化與成熟銀行審慎經營風格本有差別。而更大難題不在于銀行和保險的交叉銷售問題,而是大金融業務的融合趨勢與突破信號明顯,但至今未有有效地監管協作。
銀行、保險、信托、證券等混業其實早已既成事實,各家機構以不同公司實體技巧地隔離業務單元,但事實上內部融合是只做不說。中國平安此次收購深發展更將混業經營問題表象化。顯然,保險、證券、銀行監管分割,由于各自位置使然,難以一通標準,更難分工協作。若金控公司行事謹慎,在乎官位,考慮政治前途,必有所顧忌,可能不出大事;但若亢奮好大,無所畏懼,冒險進取,再無完善制度制約,此事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