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牡霞 秦菲菲 ○編輯 衡道慶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8%,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6.5%。專家指出,PPI超預期增長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未來幾個月PPI增速還將不斷走高。
不斷擴大的PPI增幅引起部分人士對企業利潤被擠壓的擔憂。但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PPI上漲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十分有限。
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PPI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0%。專家表示,未來PPI還將呈現持續漲幅擴大態勢。
數據還顯示,4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2.0%,其中,有色金屬材料類購進價格上漲29.1%,燃料動力類上漲24.0%,化工原料類上漲7.4%,黑色金屬材料類上漲8.3%。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PPI今年以來上漲幅度都比較大,主要是因為重工業加速復蘇,基礎原材料恢復性價格上漲。除了大宗商品價格因素,西南旱災、玉樹地震、世博會等因素帶動工業品需求增加,這推動PPI同比增幅走高。
劉元春估計,6月份PPI可能達到高點,但峰值很難預測,因為大宗商品價格主要取決于國際市場的波動。
對于PPI擠壓企業利潤的擔憂,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情況恰恰與大家的預期相反,在PPI漲幅高于CPI的時候,總體上是中國企業利潤率較好的時候。
劉元春也指出,PPI上漲對企業利潤有一定影響,但比較有限。因為影響企業利潤的因素除了成本之外,還有兩個:一是企業規模增長會帶來規模效應;二是技術進步也會使得企業利潤增加。據介紹,2004年,PPI漲幅一度達到10%,但企業利潤并沒有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主要原因就在于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
至于PPI對CPI的傳導效應,魯政委指出,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PPI一直都沒有辦法傳導到CPI,一方面由于兩者的統計樣本在產業鏈條上來看不是完全對應的,CPI中有三分之一的權重是食品,但PPI并沒有;另一方面,在競爭性很強的市場中,上游價格的上漲很難直接傳導到下游產品上。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經常是下游產品價格的上漲向上游產品波及。如果下游價格無法上漲,那么,上游價格上漲就會受到限制。”魯政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