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國債公司數據統計,4月份發行記賬式國債7期共計1582.9億元,其中,記賬式附息國債4期1132.3億元,包括5年期固息債280.4億元、20年期固息債280億元、7年期固息債305.2億元及1年期固息債266.7億元;記賬式貼現國債3期450.6億元,包括91天期品種142.5億元、273天期品種158.1億元以及182天期品種150億元。
根據財政部計劃,5月份將發行記賬式國債6期,其中貼現國債2期,分別為273天期和182天期品種;附息國債4期,包括10年期、5年期、50年期和7年期各一期。其中50年期國債是我國第二次發行,財政部曾于2009年11月27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首度發行200億元50年期國債,中標利率4.3%。
此外,4月22日,央行公開發行900億元3年期央票,其規模是前一次發行的6倍,而中標利率卻意外降低至2.74%。業內人士認為,中標利率的下降,與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上升,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的增加,以及銀行資金的配置傾向等因素密切相關。
自3年期央票于4月8日重啟發行后,其接下來的發行量和中標利率變動就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重啟后的首期3年期央票的發行量僅為150億元,而本期則驟升至900億元,顯示機構投資者對3年期央票的需求非常強勁。這反映出市場對這一調控工具的認可程度增加。
業內人士認為,4月份前兩周的新增信貸很低,由于3年期央票對中期信貸有替代作用,商業銀行配置3年期央票的積極性較高;同時,央行也可通過發行3年期央票替代1年期品種,以延緩1年期央票中標利率的上行。據統計,截至4月23日,央行已回籠7900億元,提前實現貨幣月度凈回籠。
公開數據顯示,5月份每周到期資金量分別為1220億元、1560億元、200億元和1250億元,6月份每周到期資金量分別為1440億元、2110億元、2130億元和21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