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利好經濟數據和原油泄漏事故等因素抵消了美元走強的影響,國際油價本月3日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收于每桶86.19美元。而且,截至本月3日,以上一輪調價基準價(4月12日)計算而來的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已達5.67%,不到半個月就開啟了調價的“窗口期”。如果價格繼續高位運行,那么本月中旬將會滿足調價的時間條件。在這種背景下,“本月中旬成品油價格可能上調”的消息開始在市場流傳。
最快中旬見分曉
最近一次調價發生在4月14日,而時隔不到半個月的4月27日,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就已超過4%,調價條件再度成熟。“上調成品油價格”的市場傳言隨之而起。
“22個工作日的時間條件還沒有具備,所以最快也要到中旬。”中國加油站網首席分析師黃順敬表示,條件滿足之后,發改委可能會進行調價,不過,考慮到通脹因素,并且目前油價在80美元以上運行,整體調價幅度將會降低。他表示:“油價在80至130美元區間運行時,油價調整將剔除掉煉油廠的利潤,因此估計調整會在200元/噸左右。”
由于距離22個工作日的時間窗口仍有一周多的時間,國際油價仍有較大的變動空間,一些分析認為,即使到5月中旬調價條件全部滿足,由于市場對價格比較敏感,發改委短期內再度上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的可能性仍比較小。當然,變數正在增大。
石油商“逼宮”漲價?
昨日有消息稱,在上月29日的電話業績說明會上,中石化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如果國際油價繼續上漲,中石化會向有關部門反映和溝通,以促使成品油價格適當調整。”在此之前的中石油業績報告會上,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表示:“如果征求企業意見,我們期望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調價周期能再短些,能及時反映市場的變化。”
一些分析認為,大石油商的表態不僅是“逼宮”提價的信號,還是對目前“22天、4%”的調價機制的消極抵觸。“如果屆時油價調漲不夠及時,石油巨頭很有可能以‘逼宮’來保證煉油產業的利潤。”黃順敬表示。
據了解,雖然發改委規定了成品油最高零售價,但是沒有規定最高批發價,因此,油企很輕易地就能制造“批零倒掛”的局面,只需讓批發價超過零售價甚至不批發油品給油站,從而造成“加油站沒油賣”的景象,由此迫使漲價盡快出爐。
加油站和消費者都惶恐
目前,一些地方民營加油站已經出現囤油的傳言。同時,消費者的質疑情緒也在反彈。昨天,對石油巨頭的“內外差別對待”成了網絡輿論焦點。其原因是,卓創資訊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國內汽油和柴油的出口價分別約為5012元/噸和4644元/噸,比國內的批發和零售價格都低很多。對此,昨日中石油和中石化方面均表示,尚沒有可以證實此事的說法。
黃順敬表示,市場上尚未看到大規模囤油的現象。“目前成品油銷售市場比較亂。”他表示,成品油零售狀況并不樂觀,雖然提價的聲音高漲,但部分加油站還在推優惠促銷,市場并不統一。
“如果看準本月中旬會漲價,加油站囤油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風險很大。”黃順敬認為,未來國際油價是否會下跌尚不清楚,而即使時間條件滿足了,發改委“是否調價”和“會上調多少”都存在疑問。
晨報記者 周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