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難以扭轉的慘烈現實,堂·吉訶德式抗爭的中鋼協,終于低下了頭。
日前,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公開表態:“鋼鐵生產企業出于自身生產的需要,可以和三大礦山自行商議鐵礦石的進購。”羅冰生的這席話,使得業界對鐵礦石談判最后的希望化為烏有。
南都記者 高凌云 實習生 黃丹 實際上,早在四月初,鐵礦石三巨頭已經用斷貨的通牒方式,結束了與中方的談判。三巨頭與部分鋼企私下里達成“城下之盟”也已是公開的秘密。此次中鋼協松口,不但是對事實的承認,也表明此前中鋼協與五礦商會聯手推出的“以庫存叫板三巨頭”的策略,宣告失敗。
供需關系是決定價格的核心因素。在市場規律面前,行政手段的力量顯得如此蒼白。面對嚴峻的現實,業界再次呼吁,中國應該在整頓鋼鐵產業的同時,像美國儲備原油那樣,建立鐵礦石“戰略儲備”制度,以此來削峰填谷,平抑鐵礦石價格,以確保我國鋼鐵行業健康發展。
官方認可季度定價
4月初時,中鋼協還在鼓動中國鋼企利用庫存,兩個月內不進口鐵礦石,以此對三巨頭實行抵制。不過,中鋼協這一建議剛提出之時,業內人士就普遍擔憂這一措施的可行性,指出中國的鐵礦石庫存量并不大,僅僅能維持鋼企正常生產運營。在巨大的需求面前,要靠這點庫存抵制三巨頭,根本就不具有實操性。
事實證明了業界的擔憂。由于擔心鐵礦石供應,不少鋼鐵企業私下和礦山接洽并通過“約定價格”形式獲得鐵礦石供貨。羅冰生此次表示,“從鋼企面臨的實際情況出發,為保證生產進行,有的企業和三巨頭有一些談判或者達成一些協議,總體來講,與行業要求并不相悖。”
羅冰生的這一表態,意味著中鋼協已經放棄了此前一直強調的“在中鋼協的組織協調下統一行動”原則,也基本宣布了2010年鐵礦石談判已經結束,中方認可了季度定價這一新模式。
不過,羅冰生也指出,鋼協默認鋼企與三大礦之間臨時定價協議的執行,但前提有二。一是,鐵礦石進口需符合此前鋼協與五礦商會聯合發布的三大行業自律性文件;二是,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鐵礦石談判小組一旦與三大礦達成供應協議,最終的供應結算價需按協議價執行。
三巨頭背后的金融寡頭意志
三巨頭之所以對漲價有恃無恐,一方面是因為全球需求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背后控制人--金融寡頭的支持。
三巨頭目前主要是由金融資本控制(如匯豐、JP摩根、花旗、瑞銀、三井等),這些金融資本在渡過了最為艱難的金融海嘯之后,已經基本恢復元氣。相對于產業資金,金融資本更傾向于考慮短期利益。三巨頭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不過是其背后金融寡頭的意志體現。
國際投行早在2003年就為全球鐵礦石金融化而排兵布陣,摩根大通、匯豐、花旗等國際金融資本在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持有大量股份。
如今,三大礦商的高層和占有大量股份的國際投行在重大戰略和經濟決策上相互協調一致,事實上已壟斷控制了全球鐵礦石市場,并力推鐵礦石金融化。
而全球市場的復蘇,加上中國需求依然強勁,使得三巨頭盡管產量大幅增長,依然難以滿足龐大的需求。“今年全球鐵礦石是一個供不應求的態勢。”羅冰生指出。這也是中鋼協首次承認全球鐵礦石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
戰略儲備呼聲再起
面對中國在鐵礦石談判中的連連失利,業界早在去年就呼吁中國應盡早建立鐵礦石戰略儲備制度,指出這是在礦石供需平衡轉變之前,對付礦山炒作現貨價格的有效之牌。考慮到鋼廠資金狀況,可以由中央或一些省級政府出面,參照有色金屬收儲的方式建立礦石儲備。
“我的鋼鐵”分析師張鐵山告訴記者,現在該考慮重視鐵礦石戰略儲備這一提議了。三巨頭往往會在談判前人為拉高現貨市場價格,從而為談判增加籌碼,過去多年的實際情況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如果建立了鐵礦石戰略儲備,就可以在談判之前(不論是年度定價還是季度定價)向市場集中投放幾千萬噸鐵礦石,可有效抑制炒作因素。
“不過,如果考慮要建立鐵礦石戰略儲備制度,需要一個服務性的機構出面牽頭。我認為由國儲局出面和三巨頭談判會更好。最好每個月談一次,制定一個價格。”張鐵山表示。
相關報道
鋼鐵業首季利潤率僅3.25%下半年怎么辦?
在日前召開的鋼鐵行業信息發布會上,中鋼協公布了鋼鐵行業一季度運行數據。今年一季度,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6694.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54%;實現利潤217.74億元,利潤率為3.25%。
在實際成本偏低的情況下,今年的鋼價卻已經在礦價的上漲預期中連續攀升近千元,提前兌現了預期。盡管如此,一季度鋼鐵行業平均利潤率仍然只有3.25%,這不禁讓業內對接下來的發展憂心忡忡。
中鋼協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劉振江指出,鐵礦石漲價因素將在二季度末顯現。上漲幅度接近100%的季度價格的實質性落地,將使得眾鋼企在消耗完原有低價庫存后,全面承受高價礦的到來,生產成本進一步攀升,鋼廠風險再度加大。
“下半年的鋼企正面臨更嚴重的盈利危機。”在上周末召開的一次行業會議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對行業風險的加大十分擔憂。他表示,這將刺激國內鋼鐵行業加大兼并重組的步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