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洋奶粉雅培在香港發出調價通知,旗下嬰幼兒奶粉漲價,漲幅為5%-10%。年初美贊臣也在香港調整了奶粉價格,最大漲幅約11%。而近來在內地銷售的中外品牌奶粉也一直“漲”聲不斷,去年至今,奶粉漲價潮中,包括惠氏、美贊臣、雀巢、安怡、安滿、澳優、雅士利等品牌奶粉均上調價格,平均漲幅為10%。2008年之后,這種漲價變得越來越頻繁,兩年內就有三次較大的集體提價行為。
生產商拿成本說事兒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經過三輪漲價潮,部分外資品牌奶粉價格上漲50%左右。
中國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對記者表示,“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到現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洋奶粉整體的提價幅度在30%-50%。“2008年之前,市場上的洋奶粉每罐的價格集中在150元-200元,而在經歷了幾次提價后,現在較2008年之前,每罐奶粉至少提價30元,多的能達到70-80元。”王丁棉分析。
每次奶粉價格的上漲,廠家給出的理由都大致相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成本增加說的是最多的。多年來,這似乎已經成為奶粉廠家對待市場的一種“外交辭令”。
按照奶粉生產商的說法,配方、包裝改進,原料來源變化,原料奶價格上漲,是終端奶粉漲價的三大理由,而這三大理由都最終指向成本提升。
成本不是漲價的直接原因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乳業分析師陳連芳認為,廠家和超市的說法只是表面原因,并不經得起推敲。“廠家經常說因成本問題漲價。但當原料奶價格下降時,奶粉的終端價格仍舊照漲不誤。如去年上半年很長一段時間,原料奶的價格都是在下降的,但是仍有不少奶粉品牌在漲價。”
“真正影響到奶粉價格的,最直接的就是供求關系,其次才是成本因素。”陳連芳說,“奶粉成本占總定價的比例并不是太高。成本不是影響奶粉價格的直接元素。”
據陳連芳介紹,市場價300元一罐的奶粉,成本是100元。剩下的200元利潤,廠商一部分用于產品品牌宣傳推廣的費用。“一部分分給了醫護人員,這是因為婦產科的醫護人員的推薦對家長們的選擇有很大影響,所以外資奶粉巨頭和醫院系統聯系都比較深;還有一部分分給經銷商、代理商的返點以及商超的進場費。”
據業內人士透露,營銷成本通常占到一個奶粉企業銷售額的40%-50%,奶粉利潤的20個點要拿出來做活動。消費者買單的不只是奶粉,還是企業高額的促銷、廣告費用。
超市卻在降價促銷
不過,盡管奶粉廠家“漲聲”一片,但記者在終端超市賣場卻發現一個怪現象——超市賣場的上架奶粉基本都在搞促銷。
對于廠家邊漲價邊促銷的行為,有業內人士指出,漲價也是一種促銷手段,消費者一般都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產品漲價了,看到超市又在做促銷,大部分會想著趁促銷的時候多買些儲備。漲價與促銷的結合,會刺激銷量。
對于這一說法,奶粉廠商并不認同。“現在超市里的促銷活動,主要是經銷商行為,是為了在產品漲價時,讓消費者有一個過渡的接受過程。”本月7日,一家剛剛在全國范圍漲價的洋奶粉企業負責人說。
對此,物美集團公關總監富宇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奶粉的流通環節很多,有批發、百貨、母嬰、超市等不同的渠道。廠家的調價對每種銷售渠道的影響程度不同、快慢也有不同。”他說,“如果有庫存可以消化,有充足庫存的保障,不漲價的做法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購買,同時也會客觀拉動其他商品的銷售。”
“在一般商超接到漲價通知開漲的同時,我們因為有庫存的優勢,可以延后一段時間,最起碼不會推波助瀾。”富宇說,“但等到庫存消耗完了,再進貨時,我們也許會漲。按照規律,物美的漲價速度一般會比整體市場的調價延后一個月左右。”
“這是商家的策略,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提價與促銷同時進行,只不過是商家刺激銷售的手段。”王丁棉說。
洋奶粉已占一線城市絕大部分市場
不難發現,在每一輪的漲價之中,率先漲價的都是洋品牌。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外資品牌之間存在著或明或暗的價格同盟。
王丁棉介紹,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國產奶粉還有一定話語權,而這一危機發生后,洋奶粉品牌在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總額的比例提升至60%-65%,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洋奶粉已經占領了絕大部分市場。
而為了鞏固國內市場,近年來,外資奶粉企業的促銷力度也越來越大,前段時間,甚至有知名外資奶粉品牌推出了“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
“外資企業實力雄厚,有整個全球龐大市場的支持,資金充足,在中國投入大量營銷成本玩得起,但是這樣做的后果,無疑會拖垮國內的企業。”陳連芳表示,國內奶粉沒有這樣的市場基礎,不敢輕易漲價,尤其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后。而洋奶粉市場基礎牢固,即便是漲價了,由于剛性需求的存在,也還是不愁銷路。
此外,有國內奶粉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國際上幾大原料商控制著整個乳業市場上游。“在這方面,企業也存在無奈。”
廣東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經廣東海關進口奶粉量價齊升,不僅進口量創下2007年來單月歷史新高,進口均價也上漲至每噸3061美元。1至2月,私營企業經廣東口岸進口奶粉8543噸,劇增2.8倍,占同期經廣東口岸進口奶粉總量的61.6%。國有企業進口奶粉148噸,增長5倍。
王丁棉表示,2008年以前中國奶粉品牌占據了七成以上的國內市場,外國奶粉品牌只占三成。但“三聚氰胺”事件成為我國奶粉行業發展的分水嶺,從此中高端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市場情況占有份額“徹底顛倒過來”了。(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