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擁有超過全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三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三的少數民族。這片廣闊區域的發展,無論從經濟,社會,甚至國家安全角度,都至關重要。因此,當2000年西部大開發啟動之時,是那么的眾望所歸。十年過去了,回看成績單。2000-2008年,年均GDP增速高達11.7%,高于中部,看平東部。成績可謂斐然。
如今,新的起點之上,西部到底該怎么繼續前進,所有人都在期待,而這其中,也包含一定的憂慮。單單近兩年,國家級的區域經濟區就超過了十個,西部大開發會不會因此受到冷落?前十年大規模的政府投資,會否規模縮減?外力如果出現縮水,西部地區的內生力量究竟怎樣打造?
在貴州衛視《論道》節目的談話當中,中科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先生長期關注西部發展,他在節目中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就西部人才吸引,產業選擇,環保壓力等話題展開對話。
西部開發熱度不減
十年一劍,西部大開發站在新的起點,面對西部大開發關注度已經不如以前高的質疑,“還沒有一個地區像西部在國家的“十五規劃”和“十一五規劃”,專門作一個專項規劃,包括沿海地區,也包括后來的中部地區,應當說國家是相當重視的。”中科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在節目中給出了積極的回答。他同時還強調西部地區的持續增長主要還得靠創新。
人才吸引西部不乏競爭力
過去十年,整個西部的硬環境,投資環境,基礎設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軟實力任然有待提升。因此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已經成為目前阻礙西部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獲取量的地區差異已經基本不存在了,而且從生活質量,環境質量,西部也應該比東部有優勢。胡鞍鋼也認為西部這個舞臺能吸引很多的人才。“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地區越有發展的機遇,越有發展的舞臺,才越有可能吸收更多的人才。”
發展經濟必須走生態之路
西部經濟的發展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歷來就屬于難以調和的兩個方面。龍永圖在節目當中呼吁,轉移產業不能把沿海地區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去,不能把中西部當成是東部產業的垃圾場。他同時強調“西部窮,沒有技術,也沒有慘痛的教訓,如果把一些污染的產業轉移到西部去的話,就是害西部”。甘肅的新能源,新疆和內蒙的綠色有機產業能為西部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借鑒。“我想西部大開發其實有一個核心在中間,應該是可持續的。而這個可持續,我覺得一個是資源方面,就是生態的可持續,對極端脆弱的西部,從云南到貴州、到甘肅、到青海,是極端脆弱的。”長期參與西部扶貧項目的社會公益人士段德峰先生說。
更多精彩觀點請關注4月10日晚9:20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與龍永圖論道《西部大開發的下一個十年》,重播時間為4月17日12:25分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