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南旱情的發展,三七等中藥藥材的價格持續走高,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可能加速制藥業新一輪洗牌的進程。
發生在西南五省的百年大旱在某些地方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3月旱災蔓延至廣東、湖南等地以及東南亞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國耕地受旱面積1.16億畝,其中作物受旱9068萬畝,重旱2851萬畝、干枯1515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526萬畝;有2425萬人、1584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全國近97%的三七都是產自云南文山,往年這個時候,新長出來的幼苗已經可以長到半米高了,密密麻麻一片,但是今年因為缺水,到現在才長了20多厘米。往年一年下來只需人工澆水六七次,可是今年到現在很多農戶澆了十次,僅運水灌溉的費用就用掉了6萬多元。
作為藥材的主要產地,云南大旱導致三七等中藥價格持續攀升,三七去年同期價格只要50元到60元,最低價還賣過30元,而現在三七花現最高達到價每公斤430元,而藥用價值最高的地下莖,即行家俗稱的“剪口”,則已經漲到每公斤500元以上。
“西南大旱,對藥廠影響很大很大!”3月22日晚,廣藥集團董事副總經理、白云山和黃中藥公司總經理李楚源在電話中憂心忡忡告訴記者,他現正在云南搶救三七藥材,“三七(又名田七)全國只有云南文山山區有種它,很多地方都沒水,減產,甚至苗死了,如果不救它,以后可能就沒有這個品種了”。李楚源表示,現在很多小藥廠停產了,因為三七原料價格太高,或者因為拿不到原料,“接下來不排除有更大面積的藥廠停產。”
有關專家表示,隨著國家對制藥業的規格要求越來越高,制藥業新一輪的洗牌已經迫在眉睫,而此次中藥原材料價格漲價有可能進一步加速不具資格的小藥廠關停并轉的過程,隨著價格的提升,小藥廠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獲取原材料的代價也將進一步加大。廣州白云山中藥公司日前就投入5億元在文山建立萬畝三七基地和金銀花種植基地。“我們已經捐出總價值30萬元的抗旱灌溉設備和飲品,此外還增加捐款10萬元定向用于硯山縣的三七種苗保護工作。”同時,該公司鼓勵當地農戶種植三七,承諾3年采購三七原料5億元。相對于白云山這樣的大手筆,,小藥廠們本身也缺乏相應的對抗風險的能力。
不過專家認為,制藥業的進一步洗牌有助于藥品質量的保證和制藥業市場的規范與完善,對消費者來說是更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