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者
1951.10-2010.4.5
“成敗就在瞬息之間。但無論今后怎樣,畢竟我們曾經成功過。”
——王江民
這些年來因為互聯網的發展,人們或多或少有點忘記了王江民,和他的“病毒碼公告”。
但是在我認識的所有“IT精英”里,王江民是最特殊的一個。這種特殊不是因為他草根出身沒進過正規大學,也不是因為他三歲患上小兒麻痹落下終身殘疾,更不是因為他和他的江民公司取得了多么不錯的市場業績。而是因為在所有“老板”里面,王江民是最不像商人的。
這樣的印象,對一家公司來說未必是好事。其實王江民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上或許有些地方其實并不適應商業戰爭:比如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再比如說話直來直去。在聊起他不喜歡的人時,他會直接告訴你,這個人我不喜歡,我寧愿不要理他。
據說,這和他第一次做生意就遇上無良經銷商有關。KV100殺毒軟件剛剛有點名氣的時候,中關村有家經銷商主動找上王江民,說你別再免費送軟件了,你授權給我,我來賣。
可是等到軟件經銷商們紛紛到山東向王江民申請許可經銷權的時候,當初得到他獨家許可的這家軟件經銷商并沒有如約付給王江民轉讓費,這讓他很惱火,但也沒什么辦法。那個時代的中關村,幾乎每天都會發生類似的故事。在當時“貿、工、技”的食物鏈序列里,王江民所屬的技術開發陣營,一來精明程度遠遠不如“商人”,二來也根本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保護———甚至于有些時候,連他們都不太清楚自己應該要求什么樣的保護。
很多和王江民有類似遭遇的人,在之后的一些年里,很快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不過王江民好像一直沒有這樣的興趣,一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的今天,在他身上你依然看不到圓滑、老謀深算等,中關村大多數商人都或多或少具備的特質。
他的老部下,前北京江民公司總經理杜紅超回憶說,曾經有一次兩人在電梯間對話,問王江民“每天都這么忙活到底圖個什么”。王江民回答說,是啊,可是不忙活,那么多人咋辦?
杜紅超說,他一直沒有機會追問王江民,那么多人,到底是哪些人。按照他如今的理解,或許是員工,或許是股東,或許是經銷商,或許是用戶甚至整個行業。
或許就只是出于這種簡單的執拗,江民公司的KV系列殺毒軟件才在中關村鬧出那么多的故事。在中國所有做軟件的人里面,只有王江民敢于直接通過“在軟件里加惡意代碼”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當時網上流行著一種幾乎和KV系列同步更新的破解工具,王江民針對這個破解程序開發了一個邏輯炸彈,并把它打包進KV300的升級包里。如果用戶使用了破解版的KV300,主動邏輯鎖會鎖死計算機里的所有數據。
“我的目的是打盜版,教育不法經銷商,引起政府部門重視。”王江民當時說,“我不信因為這個事情用戶就不敢買KV300。”
后來的故事是,這個在網上放了6天的升級包鎖死了大量盜版制造者的機器。最后公安部門認定,江民公司的做法屬于“故意輸入有害數據,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罰款人民幣三千。不過所有人都認為,王江民這么做很值,因為換做通常的方式,多花100倍的錢也未必有這樣的效果。
王江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IT行業競爭很大,軟件競爭更大,成敗就在瞬息之間。但無論今后怎樣,畢竟我們曾經成功過。
逝者如斯,時過境遷。在不得不告別王江民的這個時刻,他自己的這句臺詞,或許就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腳吧。
□彭梧(北京 IT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