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補煉油短板,與中石化爭奪下游業務
王佑
中石油等國內三大石油巨頭的年報近期逐一發布。記者從年報中發現,2009年中石油居然向其他公司購買2400萬噸成品油,與中石化搶奪下游市場。
由于原油產量的下降,去年中石油的汽柴油產量也降低了1.1%左右,約7094萬噸。但奇怪的是,中石油的汽柴油銷量逆勢增加了11%,共賣了9543萬噸,銷量比產量還要高出2449萬噸。
“多”出來的汽柴油是從哪里來的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表示,每年中石油都有一批汽柴油從其他公司買進再賣給客戶,這叫做“外購油”,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中石油的“外購油”大大高于往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2006年到2008年中石油的外購油為659萬噸、1258萬噸、1373萬噸,顯然去年中石油“外購油”的采購力度大于往年。
采購如此巨量的汽柴油,是為了增加中石油的批發直銷力量。去年,中石油9000多萬噸汽柴油銷量,三分之二走的是加油站渠道,三分之一通過直銷賣給了其他客戶。
單看批發直銷業務,中石油只比中石化少了1500萬噸左右。這一對比結果讓人驚訝,畢竟中石化的汽柴油產量要比中石油高出5000多萬噸。也就是說,中石油在汽柴油煉廠不足的情況下,想盡方法從中石化和地方煉廠那拿到更多的汽柴油產品,再對外轉售。
1998年國內石油體系改革時,中國石化有眾多煉廠及加油站資源,中石油的中下游業務很弱。而且,盡管這幾年中石油在廣西、廣東、江蘇等中石化的地盤上密集布局煉油廠,但一個千萬噸級的煉油廠從規劃到投產至少需要等上3到5年的時間,下游市場是不可能等到煉廠投產才去開拓的,而是要見機行事。
走“自產油為主,外購油補充”的營銷路線,中石油既可以增加收入,也能為今后大批煉廠擴建所帶來的汽柴油增量奠定客戶資源。這一招果然奏效,年報顯示2009年中石化的批發直銷量只有14%的增幅,中石油這一指標卻高達80%。
提高單站銷量可能就要犧牲價格了。從數據上看中石油確實大幅讓了利。2009年,中石化、中石油的汽油價格分別是6367元/噸、5763元/噸,前者的柴油銷售價也要比后者貴出100元/噸。也有人士稱,中石油低價搶市場很可能導致其汽柴油銷售的毛利率不好。不過中石油在年報中并沒有公布其零售業務的毛利率。
中石化在不久前表示,也要擴大銷量,“我們要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努力擴大直銷,也要優化加油站的擴能改造,加快發展加油(氣)站業務,做強營銷網絡。”其年報中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