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央企涉“房” 國資委勸退78家 暫未透露具體退出時間表
汪時鋒
在輿論熱切關注央企頻造地王的背景下,作為央企出資人的國務院國資委,昨日對主業非房地產的央企發出了退出地產業的指令。
按照國資委統計,除了主業為房地產的16家央企,余下還有78家非房地產主業的央企亦涉足地產業。國資委昨日表態,前者須帶頭執行法規政策,而后者應該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任務后有序退出。
市場人士認為,有關方面“整肅”央企涉“房”已非首次,這次的政策貫徹效果,還有待觀察。
七成央企與房地產“有染”
國資委的統計顯示,以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為主業的央企有16家,包括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華僑城集團公司等。
除這16家之外,還有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開展了房地產業務。按照目前中央企業127家的總數計算,相當于七成左右的央企都進入到了房地產領域。
從中央企業及旗下企業進軍房地產的數量和獲得的收入來看,基本上呈現“二八現象”,央企房地產資產還主要集中于這16家央企中。
據初步統計,2009年,這16家中央企業房地產板塊的資產總額為5616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板塊資產總額的85%;銷售收入為1899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銷售收入的86%;凈利潤為188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凈利潤的94%。
78家非地產主業的央企中,2008年這些企業所屬三級以上房地產子企業共227戶,約占中央企業全部三級以上房地產企業數量的60%,但銷售收入只占到15%,利潤只占7%。
對于這兩類央企,國資委新聞發言人杜淵泉昨日表示,有房地產主業的中央企業要帶頭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處于調整階段的中央企業集團下屬控股或參股的房地產公司,要加快調整步伐,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后有序退出。
未明確退出時間表
對于如何退、什么時候退,杜淵泉沒有透露具體的時間表。不過,國資委對于央企非主業的清理一直在進行中,而且已是“三令五申”。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去年年末部署央企2010年工作時,就已經將繼續推進央企布局結構調整擺在了首位,要求“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專注發展優勢產業,加快清理非主業和低效資產”。
緊接著,在今年3月初,國資委在《中央企業2010年效能監察工作指導意見》中嚴令,各級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開展對非主業投資項目的效能監察,重點檢查,同時給出了一個數量性指標——非主業投資金額不得超過企業總投資金額的20%。
上海天強管理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國資委控制非主業投資的目的主要是防范風險,從2004年開始,國務院已經決定央企需要從一般性競爭行業退出,但近年來央企在一般性競爭行業突飛猛進,積聚了大量的經營風險。
財政部科研所國有資產研究室主任文宗瑜也曾表示,從改革的方向來說,國有資本應該盡可能地避免進入到充分競爭領域。他認為,國有資本進入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問題不是對民營企業產生擠壓效應,而是國有企業自身的風險控制,尤其是不計成本的拿地行為。
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漲幅比1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按國家統計局統計,去年,全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于貸款為11293億元,同比增長48.5%,但同期股市卻未見好轉,風險資金可能已在房地產行業積聚。世界銀行昨日也向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發出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