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限定了高考和教育的種種,高考錄取分數線的不平等讓現行戶籍制度飽受詬病。同時,孩子在京讀書卻要回原籍高考的狀況也困擾了諸多家庭。戶口和教育,說不清到底誰捆綁了誰。在貴州衛視《論道》節目現場,嘉賓主持龍永圖與觀察員展開激辯。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說,“我覺得最不公平的就是,在北京的錄取線甚至要低于在我們貴州的和其他一些貧困地區也好,文化比較落后的地區的。應該是反過來,你北京人教育資源那么多,那你的錄取分數線應該高,那我們貴州國家投入的教育資源又少,那么我們的錄取分數線應該低一點,但現狀是相反的,我一直沒有搞懂為什么會是這樣子。”
“真按您說的這個方法要實行的話,那壞了,回頭北京那大學里全是貴州學生了。北京學生一個見不著了!薄墩摰馈酚^察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深記者張彬說。
對此龍永圖認為,這不一定,但如果真是這樣也應當接受,那是因為北京學生不夠努力。
《論道》觀察員、《北京青年報》社評部主任張天蔚則從另外的角度分析了現狀,他說,“我作為北京的原住民說兩句話,比如說北京市政府,它首先的第一責任是對北京市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負責,尤其在戶籍制度沒有取消的情況下,它首先對有北京戶籍的人負責。這個所謂國立大學里邊,很大一部分經費是從北京市政府支出的,那么招生不傾斜的話,北京市民不干,你花的我的納稅錢,錢養了那些大學,結果不招我們的學生,去招貴州學生,憑什么?”
主持人:“這還是跟戶籍有關系!
龍永圖:“你為什么要只招北京戶籍的學生,那么多外地人在北京做了那么大的貢獻,高樓大廈全是外地人建的。你干活的時候讓人家干了,考大學的時候你不讓人家考?”
3月20日晚,國內權威戶籍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太元,《北京青年報》社評部主任張天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深記者張彬,《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申欣旺做客《論道》,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共同為您帶來對戶籍改革不一樣的解析,敬請收看對話王太元 《論道》——《戶口是個冤大頭》。
參考背景:受戶籍制度的制約,從入托開始,入學就只能按戶籍所在地就近原則,沒有選擇的權利。其中,高考是問題的焦點。在北京、上海的高校,北京、上海戶籍考生錄取分數線就比其他地方戶籍的考生要低一百多分。而北京、上海的教學條件和質量明顯比其他地方優越。即便從小學到高中都在一個地方讀,高考時也只能回戶籍原地參加高考,甚至有的學生因在戶籍原地無學籍,連在戶籍原地參加高考的資格也被取消。截至2007年底,每年因戶籍問題不能參加北京高考的學生近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