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馬玉忠 宋雪蓮 /北京報道
作為中國發電設備制造領域的“老大哥”、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有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的三大動力集團之一,哈爾濱電氣集團(下稱“哈電集團”),在東北老工業基地一角,安靜、沉穩地度過了60年的發展歷程。
從新中國第一臺800千瓦水電機組、第一套2.5萬千瓦火電機組、第一臺自主設計的7.25萬千瓦大型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到60萬千瓦、100萬千瓦超臨界、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成功問世,再到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峽右岸70萬千瓦巨型水輪發電機組的成功運行,以及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運行經驗的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的應用制造,哈電集團實現了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次次跨越。
2010年“兩會”期間,列席“兩會”的十七大黨代表、哈電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宮晶堃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作為共和國發電設備制造業“長子”,哈電集團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負起了“承載民族工業希望,彰顯中國動力風采”的歷史使命。60年來,哈電履行著共和國“長子”的責任,在技術領先和產業進步方面發揮央企的帶動力和影響力。宮晶堃認為,在新時期,央企應負起新的“三重責任”。
政治責任:讓世界傾聽中國
2009年,在金融危機余波未平的情況下,哈電集團由內向外的經營戰略轉移成果豐碩,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大。
“2009年,集團出口簽約額突破100億元。”宮晶堃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一年,哈電集團不僅在印度連下四城,還首開南美成套設備市場、拿下了全球首個15萬千瓦單缸汽輪機合同、簽訂了巴基斯坦首座聯合循環電站總承包合同……
在宮晶堃看來,金融危機背景下,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發展中國家既要保持能源供應的增長,又需求物美價廉的產品,哈電集團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在境外市場要由配角變為主角。
能夠更多地打入發展中國家市場并非僅靠價格因素,許多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電站設備價格不能高,產品技術標準卻并不低。
“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宮晶堃向記者講述了三年前發生的一件事:來自非洲剛果(金)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商討進口中國水電機組的項目。期間,剛果(金)方面指名要求購買哈電集團的水電機組。原來,在此之前,哈電集團承建過一座被剛果(金)人稱為“毛澤東電站”的水電站。剛果內戰爆發后,該電站的工人全部撤離,一年多之后當人們回到這座長久無人值守的電站時,發現機組運轉一切正常。從此,“哈電制造”這個中國發電設備制造品牌在剛果(金)人心目中成了質量可靠、值得信賴的代名詞。
“哈電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哈電。”宮晶堃告訴記者,1983年以來,哈電集團先后在國內外以工程總承包和設備總成套的方式承建了20多個電站工程項目,總裝機6658MW,產品遍布世界20余個國家,實現了中國制造的大型發電設備率先走向世界,并保持當今中國出口單機容量最大機組紀錄。
經濟責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歷史賦予央企的使命。”宮晶堃告訴記者,在裝備制造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年代,哈電集團這個有許多項科研成果處在世界領先水平的企業,在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最大程度地規避了風險,守好了自己的家底。金融危機籠罩下的2009年,哈電集團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工業總產值均保持了歷史較好水平。
宮晶堃向《中國經濟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1978年-2009年,哈電集團累計工業總產值1876億元,營業收入2064億元,利潤總額73億元;發電設備產量23494萬千瓦,電站鍋爐19967萬千瓦,電站汽輪機18833萬千瓦。60年來,哈電集團資產保值增值率都保持著高比例的正增長。
宮晶堃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近年來,哈電集團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產業規模,目前已經形成了“多電并舉、齊頭共進”的良好發展格局。
2008年冬春之交,一場史無前例的雨雪冰凍災害猶如一針催化劑,讓國家加快了核電、風電等新能源的建設,這也促使火電設備占產量很大比例的哈電集團加快了結構轉變的腳步。“最近我們與國核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湖北咸寧核電廠一期工程核電蒸汽發生器設備采購合同,這是繼去年7月與中核集團簽訂桃花江蒸汽發生器設備供貨合同后,我們獲得的又一個核電廠核島主設備供貨合同。”宮晶堃表示,作為第一個踏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第三代核電技術”應用征途的中央企業,哈電集團力爭成為中國核電設備的主供貨商。“我們將繼續引領中國發電設備制造業前進。”
“如今,哈電集團身后已是中國整個裝備制造業的興旺發達,我身邊許多員工都以在這里工作為榮。”赴京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哈電集團電機公司制造工藝部數控編程室主任王波對記者說。
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社會貢獻率
發電設備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其產品設計能耗的高低,一定程度決定了社會總能耗水平。“十五”期間,哈電集團就著手對發電設備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目前大型、高效、清潔、運行可靠的發電設備已經成為該集團的主導產品。
宮晶堃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以哈電集團2005年-2009年已出產的超臨界機組、超超臨界機組和循環流化床鍋爐計算,如果全部投入運行,每年即可節省980萬噸標煤,降低CO2排放2650萬噸,同時粉塵、SO2等污染物排放也大大減少,對于保護環境將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還獲悉, 2009年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哈電集團全年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現價)為0.31噸標煤,同比下降17.0%,比2005年下降46.8%;SO2排放量為332.6噸,同比下降5.7%,比2005年下降28.3%;COD排放量為328.5噸,同比下降5.5%,比2005年下降61.2%。
“調整產業結構,拓展新興能源設備,這既是國家發展能源戰略的要求,同時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大型集團的需要。”宮晶堃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無論從哪一方面,這都是央企應勇于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