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相關報道REPORT
盡管位列56家“被整頓”名單,上海某大宗商品市場負責人對此并不覺得身負重壓。
“政策很要命,但我們前期累計已經投入了幾千萬元資金,總不能因為要整頓,或者政策羈絆而關門大吉吧。”這位負責人直言,國家工商總局232號文和商務部“國六條”的打擊范圍之廣、涉及細節之細、監管制度之嚴都超過此前業界的想象力,很“恐怖”,但只要國家的目的不是取締大宗商品市場,而是為了輔佐這一行業更加良性和有序發展,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大宗商品市場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一位擬新建蟲草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青海籍人士已經對此絕望。“禁止新設市場注定這個行業已經不再可能涌入新的從業者,而禁止新上品種意味盤子就這么大了”。這位人士坦言,他計劃放棄進入大宗市場。
但更多的從業者正在計劃醞釀購并或產業整合大潮。陜西煤炭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總經理王宇航最近就接到不少電話:“山東的、四川的、廣東的……很多資金和從業者都在計劃和我們共同運作一個平臺來做事。”王宇航說,整合大潮如能普遍涌現,大宗商品市場或許也將因此“因禍得福”。
禁止代理制度改變“游戲規則”
2006年有11家成立,2007年12家成立,2008年高達16家,2009年成立15家……迄今,全國成立的形形色色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已經有200多家。這其中包含2008年名震江湖的華夏商品交易所。該所原負責人郭遠峰利用交易所在出入金方面存在的監管黑洞,卷款億元潛逃美國。
“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這個市場的確存在一些與現貨交易嚴重脫節甚至背離的市場主體,而他們的‘被整頓’,是很有必要的。”原浙江嘉興中國繭絲綢交易公司負責人劉先生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目前出臺的兩大監管措施對市場整體是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是會迅速遏制住大宗市場發展過熱、過濫的局面,對老市場有一個保護作用。不利的則是堵死了創新的門檻,整個市場的游戲規則“被改寫。”
如劉先生所言,長期以來,國內絕大多數大宗商品市場都在采用代理商發展制度,“國內至少90%的市場都在施行代理商為中間人的交易制度,將來沒有了代理商,讓交易商直接面對交易所,則會給后者帶來巨大的管理壓力和技術壓力。”劉先生說,這一規則“被改寫”,意味以前的玩法都行不通了,而新的玩法是什么,有待進一步探討。
王宇航坦言,代理商制度被禁止對整個行業游戲規則影響巨大。據他介紹,通常代理商會將交易商的資金(保證金)先收繳到自屬賬戶,然后轉報或以較低保證金比例再行轉賬。如交易所向代理商收取20%保證金,代理商則可能向交易商收取25%~30%保證金,最終代理商作為中間環節,僅向交易所入賬20%保證金,剩余資金短期內沉淀在代理商環節。
“資金出入安全問題僅是代理商被嚴禁的原因之一”。王宇航分析認為,除了可能隱瞞交易商的資金進出情況,代理商在向交易商介紹業務及交易平臺方面,也可能只挑好的,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說,而懈怠風險提示,最終引發交易安全事件。
不管怎么樣,游戲規則“被改寫”已成事實。
從業細節“被規范”
強制性出手規范游戲規則之后,有關部委更是在重點“修理”大宗商品行業的從業細節。
“國六條”第三條明確指出:“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而按照常規,由自然人或一般企業通過自有賬戶或代理商賬戶完成的交易量占據著大宗商品市場超過90%的交易席位。顯然,這一條是打蛇打到七寸處,相當致命。
山東省一家專門從事農產品大宗商品交易的機構為此相當郁悶。“我們的交易商絕大多數是散戶,他們是農民,或者是由鄉村一級政府委托有關貿易公司在從事交易,這些由自然人組成的交易主體被拒之門外,意味著我們一半以上客戶會流失。”他坦言,游戲規則“被規范”還不致命,但從業細節“被規范”卻會讓諸多市場面臨客戶流失之虞。
王宇航透露的一個數據頗能說明癥結所在。據王宇航所在機構調查:西安市70%以上的煤炭流轉都是以自然人投資人為中介來完成的。“這些人通常就是自然人,他們即便開了公司,也絕大多數是貿易類,不可能把經營項目具體規定為煤炭,況且煤炭經營許可證相當難以辦理,這些屬于政府掌控的稀缺性資源也不可能輕易流入煤販子手中。”王宇航說,“同樣以煤炭為例,即便剔除這一因素,什么樣的企業擁有煤炭行業背景?煤礦、電廠可以算,但水泥廠、奶粉廠、飲料廠、物業公司等需要煤炭資源的企業算不算?他們沒有行業背景,但他們需要這樣的交易來規避風險。”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