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今年強調信貸均衡投放,以往商業銀行的‘4:3:2:1’的季度貸款投放比例,可能會調整為‘3:3:2:2’,如此一來,一季度新增信貸將會控制在2.5萬億元以內。”
據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一月份新增信貸達1.39萬億元,此數據雖不及去年同期的1.62萬億元這一歷史最高紀錄,但仍處于歷史高位。
從過去幾年的情況來看,一月份往往成為一季度乃至全年信貸總量和節奏調控的關鍵。一月份信貸投放和調控,為今后信貸貨幣走勢釋放出怎樣的信號?
一月信貸前放后收
在新年首周新增信貸突破6000億元、前兩周突破1.1萬億元的情況下,市場曾一度做出一月新增信貸再創歷史天量的判斷,不過,在監管層的嚴控之下,信貸規模在一月下旬出現縮量局面,整體來看,一月份銀行信貸前放后收,總量明顯低于去年1.62萬億元的增長規模。
不過,歷史上看,1.39萬億元的規模在歷年一月份銀行信貸增長規模中依然處于高位。數據顯示,本世紀上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的大多年份里,一月份新增貸款多在5000億元以下,均沒有突破萬億元大關。
“一月份信貸高增主要是商業銀行去年底壓下來的項目積攢到今年年初所致。”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另外,各商業銀行摸清了監管層此前信貸監管前松后緊的規律,抓住年初的節點猛沖貸款,有搶跑的因素。”郭田勇說。
“一季度往往是全年信貸投放的高峰期,其中一月份尤甚。此外,受今年二月份的春節長假因素影響,一月份自然會比二月份信貸投放得更多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監管層繼續調控信貸
為應對金融危機,去年一季度國內銀行機構共發放超過4.58萬億元的新增貸款,占全年新增額的45%以上,創出歷史天量。如今,在監管層的關注下,如此天量規模在今年一季度料將不會再現。
“一月份的貸款增長情況表明,監管層對金融機構的調控起到了明顯效果。監管層今年強調信貸均衡投放,以往商業銀行的‘4:3:2:1’的季度貸款投放比例,可能會調整為‘3:3:2:2’,如此一來,一季度新增信貸將會控制在2.5萬億元以內。”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專家劉煜輝說。
在當前流動性由充裕轉向偏多的背景下,信貸的均衡投放正成為今后一段時間上至央行、銀監會下至金融機構信貸調控的主基調。一月份面對商業銀行突擊放貸的苗頭,央行就曾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央票利率等手段,向市場釋放出均衡放貸的明確信號,銀監會也多次開會強調把握節奏均衡放貸。
在一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得到合理調控后,預計未來貨幣和監管當局將更加仰仗相關手段引導信貸增長,而商業銀行也將更加注重把握信貸節奏,一季度將不會出現去年同期信貸飆升的局面。
“就全年而言,監管層設定出7.5萬億元的調控目標,我們預計實際全年新增規模或將保持在8萬億元左右。相比去年,今年貸款增速將回歸平穩,但其規模仍將處在歷年來的高位,全年流動性仍將較為充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鄂永健說。
年中加息猜想
就在央行發布金融數據的當天,國家統計局也對外發布了一月份價格指數,其中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
CPI增幅雖較上月有所收窄,但仍舊引發市場對加息時機等貨幣政策走勢的熱議。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通貨膨脹已有所顯現,但仍處于低位,不過中國必須對目前的形勢保持警惕。
一般來講,CPI增速超過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將被視為可能啟動加息通道的標志性指標。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考慮到今年物價指數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管理通脹預期的壓力或將在年中有所顯現,如何在正確時間節點上做出利率調整,已成為貨幣當局考慮的重要問題。
有觀點認為,中國應在美國之后加息,這種觀點主要是基于對熱錢進入的擔憂:如果中國先于美國加息,會造成中美利差加大的結果,進而加大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最終加劇海外熱錢的流入。
也有專家認為,加息時機應更多關注物價走勢,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日前指出,央行在加息節點的選擇上一定要考慮到物價上漲的情況,央行必須保證實際利率不能為負,負利率將帶來存款貶值,損害廣大儲戶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利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