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開虎
一宗聲稱高達600億美元的跨國煤炭供應協議,引發了澳大利亞資源性企業對“中國概念”的無限遐想。
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下稱“中電國際”)昨天通過公關公司向《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聲明表示,公司與澳大利亞源庫資源有限公司(下稱“源庫資源”,Resourcehouse Ltd.)屬下China First Pty Ltd簽署的協議僅為框架協議,并未涉及具體的可執行價格。
2月6日,多家國內外媒體援引澳大利亞首富克萊夫·帕爾默(Clive Palmer)的話稱,其控制的煤炭公司源庫資源已經與中電國際的子公司中國電力(02380.HK)簽署價值600億美元、每年供應3000萬噸煤炭、長達20年的出口合同。
協議主體是中電國際
克萊夫·帕爾默的言論甫一出口,就引起了中國電力的“不滿”。
中國電力首先給予了否認。該公司昨天發布了澄清公告表示:“并未與源庫資源就任何協議接觸或進行磋商,亦未與其簽訂任何文件(不論具法律約束力與否),且董事局并不知曉目前媒體報道所依據的資料來源!
中國電力資本運營部負責人昨天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已經咨詢了公司管理層,公司沒有與源庫資源簽署過什么協議,“我上午看到,源庫資源今天發布更正,表示是與中電國際達成了協議。”
中電國際為中國電力母公司,是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在香港注冊的全資子公司。中電投為中國電力的實際控制人。
中電國際也不承認克萊夫·帕爾默所說的內容。該公司表示,近期公司與源庫資源屬下China First Pty Ltd簽署了一份《煤炭購銷框架協議》,但該協議僅為框架協議,并未涉及具體的可執行價格,能否達成《煤炭購銷合同》有待于雙方進一步的磋商。
中電國際委托的公關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由于《煤炭購銷框架協議》尚未形成《煤炭購銷合同》,目前中電國際不愿披露《煤炭購銷框架協議》的具體內容。不過顯然,框架協議與購銷合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此外,中國電力有關人士8日曾向新華社記者表示,雙方僅達成意向協議并未商定價格,合同總額600億美元應是對方公司估算的數字,對方公司正在籌備香港上市,主動發布這一消息應對其有利。
“源庫資源這樣做的意圖,可能是借此釋放利好消息,幫助其在香港IPO。”煤炭網分析師趙玉偉告訴本報。
澳首富的致富“秘訣”
在這位澳大利亞首富發布這番言論前,今年1月29日,他曾代表源庫資源,與中國中冶(601618.SH)、中電國際,在北京舉行了澳大利亞China First項目合作簽約儀式。
引起“緋聞”的這家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去年3月6日才剛剛成立。根據中國中冶2月4日公告的介紹,源庫資源旗下資產,除了子公司China First Pty Ltd 擁有的昆士蘭China First 煤礦項目外,該公司還收購擁有西澳和南澳的磁鐵礦等資源。
雖是一家新公司,但中國中冶已經看上了它。中國中冶幾天前剛剛表示,公司將以2億美元入股源庫資源,對其持股比例將不高于5%,同時將獲得China First 煤礦項目EPC總承包管理,以及年產3000萬噸煤炭銷售的4%固定傭金權益。
這家央企看上這個不知名的公司,還有一個重要理由,源庫資源計劃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多元化資源公司之一。
中國中冶稱,源庫資源正籌備通過全球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并已于去年10月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聆訊,計劃于今年上半年進行上市路演。
和中國的許多富豪一樣,現年55歲的克萊夫·帕爾默也是靠房地產起家的。根據公開報道,克萊夫在上世紀80年代昆士蘭黃金海岸的房地產飛速發展中獲得了第一桶金,29歲已經擁有約3500萬美元。
1986年,克萊夫收購了澳大利亞西部偏遠地區皮爾巴拉的一座低等級大型鐵礦床。由于礦業長期低迷,這次收購彼時看起來并不明智。直到2006年,在中國需求的刺激下,中信泰富同意為這個礦今后的生產每年支付特許開采費,才讓克萊夫日子好過起來。
源庫資源去年聲稱,IPO預計集資20億~30億美元,但是由于港交所去年要求其提供更詳細的資料,被迫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