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郭斐
誰能跑贏王亞偉?2009年“最牛私募基金經理”羅偉廣可以說,我能——他執掌的新價值2期,2009年取得192.57%的超高回報,而王亞偉的華夏大盤精選(000011.OF)同期業績為116.19%。
除了羅偉廣,至少還有11位私募基金經理能夠對這個問題說“我能”。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2009年有31只私募基金獲得超越市場的收益,占私募總數的17.42%,其中新價值2、新價值1、尚雅4、景良能量等私募基金2009年收益超過140%,超越指數50個百分點以上。而公募股票型基金中僅有11只產品跑贏指數,占總數的6.18%。
“敢重倉,敢減倉”
2009年,羅偉廣成功實現了從無名小子到私募英雄的巨大轉變。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他謙虛地表示“這有運氣成分”,但毫不掩飾喜悅的心情。
券商出身的羅偉廣以善于挖掘個股及靈活控制倉位出名。2009年,其掌舵的新價值2不僅踩準了節奏,而且挖掘出一些不被市場廣泛關注的牛股,上半年漲勢強勁。在他看來,自己能在2009年取得較好的業績,主要是在底部1700點與高點3478點時“看得比較準”。
“敢重倉,敢減倉。1700點時我大量買入。2009年4月,我轉向估值較低的銀行地產,到8月份股指到達3478點附近時,我將重倉股減至五成,最低時減至三成,有些產品幾乎空倉。”而到了2009年9月底,大盤跌至2800點時,羅偉廣又開始大舉加倉。
這或許是在2009年成功者的普遍特征。“年初在2008年熊市心態下,市場心態普遍仍比較悲觀,那時敢重倉的,基本上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一位基金研究分析人士說。
這條規律同樣適用于公募基金。2009年公募基金業績排名第二的銀華核心價值優選(519001.OF),2009年一直保持重倉且相對穩定,其前兩個季度倉位分別為91.35%及89.90%;2009年業績排名第三的新華優選成長(519089.OF),前兩個季度的倉位分別為83.95%和90.06%。而王亞偉的華夏大盤精選,雖然一季度倉位僅有55.63%,但二季度已經高達85.41%。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一季度全部基金平均股票倉位為75.34%。
銀華核心價值優選基金經理陸文俊表示,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他們就看好市場,因此當時更多強調的是高倉位,全公司重點配置地產類個股,2009年3月以后轉而開始挖掘汽車行業機會,并以此調整銀華系基金的資產配置結構。到2009年8月市場回調時,銀華在資產結構方面的調整速度加快,倉位先減后加,主要向內需方面調整;當年三季度,銀華基金的資產結構調整為汽車、消費、低碳經濟。
而私募基金中,重點關注低碳經濟的代表人物當屬尚雅系列的掌門人石波。這位前華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在2009年同樣大放異彩,旗下尚雅4和尚雅3的年度回報均超過140%。
“尚雅4取得好成績主要是受益于反彈以來集中持倉新能源。”好買基金研究總監樂嘉慶認為,石波選股能力強,不注重擇時,2009年市場反彈以來,其倉位始終保持在80%以上,充分享受了市場上漲帶來的收益。
2009年,石波常以“新能源布道者”姿態出現,大談低碳經濟對未來革命性的影響。他的團隊對此也有深度研究,2009年年初,新能源、低碳經濟幾乎成為其旗下基金的全部配置。石波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他2009年一季度重倉太陽能,5月重倉節能、環保、減碳等,使該基金業績獲得飆升。
現在,熱衷于挖掘技術革新,產業革命的石波又關注上了3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板塊的機會。“我們在新生事物方面有優勢,行動比公募基金快,也便于集中力量。”石波相信,引領投資潮流將是私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之一。
業績起伏 風格各異
盡管私募基金在超高收益方面遠超公募基金,但從平均水平看,前者仍有一定劣勢。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統計表明,2009年滬深300指數全年上漲96.71%,公募股票型基金獲得71.10%的平均收益,比私募基金56%左右的平均收益高出15.10個百分點。
和公募基金一樣,私募基金排名同樣不具有連續性。曾經在2008年風光無限的私募基金如金中和、星石、中國龍等穩健型產品,2009年的收益僅有30%左右;2009年表現輝煌的尚雅系列,2008年業績慘痛;曾經在2007年以黑馬姿態出現的塔晶系列產品,2009年的收益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鑫鵬一期掌門人阮杰熱衷于參加炒股大賽,卻無法提高基金凈值,以至于2009年出現虧損;唯有李華輪的朱雀系列、田榮華的武當系列在2008年及2009年的熊牛交替中,均能保持位列前1/3的優異業績。
“陽光私募各個管理人的投資風格各不相同,既有穩健型也有激進型,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來選擇。”樂嘉慶說,私募往往會把自己的風格做到極致,“好比一桌大餐,任君選擇。”
“我們希望業績相對穩定,讓客戶資產安心增值,不要試圖去考驗客戶的心臟。”從容投資董事長呂俊說,他的追求是在長跑中勝出。2008年,呂俊旗下基金略虧4%左右,2009年,扣除20%的業績報酬后其增長率約為60%,兩年復合增長率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相當靠前。
“銀行選投資顧問的時候,我們仍舊是首選。”呂俊說,他的團隊主要研究大公司和行業,堅持配置和個股相結合,自認為適合管理大規模基金的他曾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將來超過百億元也沒問題”。目前,其管理的資金規模約為20億元。
石波一再強調自己的優勢是選股,并把選時的權利交給了投資者。當然,他并非不根據市況調整倉位。星石的江暉雖然承認自己2009年比較保守,但仍然表示自己最大的特點是對下跌風險的控制,“將把基金凈值向下波動控制在10%以內,爭取長期復合收益達到20%。”
堅持10年牛市論的睿信投資董事長李振寧則堅信,中國股市的均衡點位在3000點到4000點左右,因此大膽做多:“我們在1600點的時候全倉進入,現在倉位也在80%~90%之間,期間有些下降,但是都不大。”盡管在2008年的熊市中損失慘重,李振寧還是堅持重倉持股,并最終在2009年獲得豐碩回報,旗下的4期睿信產品收益都在90%左右。“我相信2010年仍是糾錯行情,而且是大盤藍籌股的糾錯行情,超越4000點是可以期待的。”
隨著投資工具的增加,私募基金的優勢或許更加明顯,例如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這正是我們私募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公募現在還不方便使用。”李振寧認為,私募的取勝之道在于靈活方便,利用杠桿手段,主動投資,重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