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毅
春節將至,中國輪胎醞釀節后二次漲價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2月3日,代理十多個品牌的山東全世通輪胎有限公司(下稱全世通輪胎)的常經理向本報記者證實,“一些(輪胎)廠已經發來通知,節后將會再次提價。”
“如果(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3月份輪胎價格肯定會再次上調。”山東三角輪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總經理也在電話里和記者確認,漲價看似板上釘釘。
這一輪的輪胎漲價潮于去年年底開始。
去年12月,三角輪胎率先將價格上調了約5%。一開始,只有玲瓏輪胎和中策輪胎等少數幾家企業跟進。但大部分企業隨即都上調了價格。
“大部分輪胎廠漲價的幅度都在5%到7%左右,大概在80到100多元的樣子,我們也就相應提高了終端的零售價格。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消費者都能接受。畢竟天然橡膠等原材料上漲得很厲害,他們也都有心理準備。”上述全世通輪胎的經理說。
飽受成本上升之苦之余,出口市場也困擾著輪胎業。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范仁德眼中的出口市場調整方向,已從歐美等傳統市場轉向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
國內市場的看好和海外市場的新開拓,能否讓輪胎企業們度過特保案后的“冬眠”期?
“忍得了初一,忍不了十五”
由于原材料庫存的原因,輪胎價格相對原材料價格有一個滯后期。1月份天然橡膠價格漲得特別厲害,企業在2月份會受到更大的壓力。因此,在三角輪胎的副總經理看來,輪胎醞釀節后二次漲價是情理之中,“企業不能一直這樣承擔高成本,‘忍得了初一,忍不了十五’。”
中國天然橡膠網的數據顯示,2009年1月份,天然橡膠的價格還在1萬元/噸左右,此后一直緩慢上漲。自11月開始,輪胎價格漲勢突然加快。到2010年的2月3日,上海天然膠主力期貨之一——馬來西亞20#復合標膠每噸報價25300元,同比漲幅超過100%。
這和去年年初的情形大相徑庭。2009年年初,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輪胎行業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的價格下跌了50%左右。
“這也使得2009年輪胎行業的成本下降、毛利率水平提升了5%。”國信證券分析師陳愛華說。
對于目前接近歷史高位的天然橡膠價格,中國天然橡膠協會秘書長鄭文榮認為,“這與市場需求旺盛有關。另外,國外天然橡膠產量減少也是原因之一。”
“供需失衡加上投機者的操作,另外東南亞主要橡膠生產國也在推動價格上漲,現在天然橡膠的價格已經失去理性了。”上述三角輪胎副總經理說。
原材料價格的倒逼讓輪胎生產企業頗受煎熬。
“在輪胎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的微妙平衡市場格局下,外部的原材料價格成為決定行業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天然橡膠為占比最大的原材料,其價格對公司利潤率影響重大。”陳愛華初步測算,以全鋼胎為例,天然橡膠價格每上漲10%,將給輪胎企業新增加600元左右的成本。
現階段輪胎5%的漲價幅度,看起來不能真正彌補新增加的成本。
玲瓏輪胎海外營銷部部長王國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進一步表示,考慮在春節后的3月繼續提價6%左右。
解除“冬眠”
輪胎企業們面對的情況是,國內市場已不容有失,因為海外市場還在持續滑落。
即使是與“特保案”并無直接聯系的徐工輪胎,也感受到海外市場的冷清。徐工輪胎處長王賢法介紹,“徐工雖然沒有轎車胎產品,但仍然能感覺到出口形勢在下滑。去年由于需求下降,經銷商減庫存,海外市場確實在萎縮。”
作為非公路輪胎生產商,徐工輪胎在美國市場本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通過兩年前一次成功的反傾銷應訴,它獲得了零關稅的待遇。那是美國對華首次輪胎反傾銷調查,也是特保案發生前中國橡膠行業面臨的最大規模反傾銷調查。
王賢法認為,目前輪胎出口形勢惡化不只是產品結構,市場萎縮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新的一年,法國等歐洲國家就要實行新的貿易壁壘,通過技術等手段來限制國外輪胎產品的進入,因此歐洲市場很可能再度萎縮。
陳愛華也認為,由于在美國輪胎特保案的影響下,其他國家陸續對中國輪胎行業提出相關的關稅制裁,對于出口占比40%的中國輪胎行業來說,出口市場大幅增長可能性很小。
部分業內人士因此一度悲觀地認為,整個行業將因此逐步進入“冬眠”。
但在上述三角輪胎副總經理看來,海外市場并非完全“凍結”。他指出,“中國作為世界輪胎生產大國,內貿無法消化全部產能,開拓海外市場依然是一個大的方向。當然,這要受到海外貿易摩擦和出口退稅政策等因素的影響。”
業內認為,特保案使出口形勢有所惡化,但企業可以開拓美國外的其他市場,如中東、澳大利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目前中國輪胎正在改變以往留給世人的‘低檔貨’印象,向高性價比產品的形象轉變,并從價格競爭邁向了品質競爭。”
范仁德也指出,“國外市場要多元化,穩定美、歐、日等傳統市場,擴大非洲、南美、東歐、東盟等新興市場。”
這似乎是一條可行之路。
“目前已有一些輪胎企業謀劃去越南投資,利用當地豐富的橡膠資源建廠。”上述三角輪胎副總經理說。
華勤集團董事長牛宜順就曾對記者表示,輪胎特保案發生后,華勤倍耐力利用倍耐力集團遍布全球的生產及銷售網絡,與該集團其他生產基地進行市場調配和置換,有效規避了“特保案”的影響。
但在海外基地現形之前,國內市場依然是中國企業最大的依靠。
陳愛華說,汽車和機械行業的快速增長是橡膠輪胎行業“井噴”的需求助力之一。
“雖然今年受需求增速下降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輪胎行業不可能繼續‘井噴’,但也不至于‘冬眠’。”陳愛華說,“首先,2009年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86億輛,其中汽車7619萬輛。這個數字意味著未來輪胎行業維修市場巨大。其次,我國目前是汽車第一大國,從汽車需求增長預測來看,未來兩年15%-20%增長率可以維持。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替換胎市場將進一步加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