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住宅用地出讓中,政府凈收益超50%
劉展超
繼廣渠路15號地申請修改規劃后,2009年版京城地王又出“新情況”——曾加冕總價和樓板價雙料地王的大龍地產,近日被暫停拿地資格。
大龍地產“遭禁”
本月22日,北京市國土局就加強閑置土地清理處置進行公告。八家開發商由于欠繳地價款、招拍掛成交后未按期簽訂土地出讓合同,被暫停在北京土地交易市場拿地資格。
其中曾在去年11月中旬豪擲50.5億元(樓面地價2.99萬元/平方米)拿下順義一宗居住用地的北京大龍地產 “榜上有名”,并且排名第一。
北京市國土局表示,大龍地產因欠繳地價款,被勒令暫停在京拿地資格。據悉,這是北京市首次暫停“欠繳地價款、招拍掛成交后未按期簽訂土地出讓合同”開發商的拿地資格。
昨日,北京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一位人士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證實,大龍地產已經暫停入市交易資格。
消息出臺當日,大龍地產(600159.SH)股價下跌8.08%,其間一度跌停,跌幅為當天滬市跌幅榜第七。
大龍地產的總價地王紀錄直至今年1月21日才由央字頭地產企業——中海地產的59.7億元打破。
拿下地王的大龍地產一時風光無兩,不過,過度吸引眼球未必均是好事,外界對大龍地產的詳細解剖也由此開始。在高價拿地之后,便隨即有媒體質疑大龍地產的償還能力。一份非官方報告曾表示,按照2009年大龍地產的銷售利潤,17年才能湊夠50多億的拿地款。
這種質疑甚至引起了土地出讓部門的警惕。北京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副主任王兵上月曾對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表示,大龍地產拿地的20%首付資金已經上繳,對于其后是否能在最后期限之前繳清全款,國土部門將拭目以待,一定會依法依規對待。
根據規定,北京市國土局暫停拿地資格有三條依據:一是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二是欠繳地價款,三是因企業原因閑置土地,綜合來看,大龍地產果然“事發錢上”。
加上大龍地產,2009年版的京城地王們已經有三個出現了新情況。近日,廣渠路15號地和安立路西側居住用地均申請調整規劃,建筑控制高度擬增高“變臉”。
這引來輿論密切關注,業界稱此舉可能成為地王“潛規則”,有向社會轉嫁市場風險之嫌疑。截至目前,上述兩地王的規劃修改申請尚在公示階段,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規劃委相關人士近日稱,尚未接收到任何異議。
政府土地收益超50%
同日,北京市國土局還公布了2009年通過市場供應的住宅項目用地各類情況,包括土地出讓合同簽訂日期、開竣工日期、政府土地收益等。不過數據只截止到去年10月份。
數據顯示,其間63宗地塊的土地成交價款為436.5億元,其中政府土地收益總計224.5億元,占比超過了50%。
政府收益占比之大超過了業界預期。此前曾有專家測算,除去征地、拆遷、補償、稅費等成本,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讓過程中的凈收益一般在40%左右。
去年中后期不斷出現的地王,給北京的土地出讓帶來了更高的溢價,政府土地收益也隨之大幅增加。如保利地產以16.3億元購下的大興區新城北區2號地,政府土地收益高達13.06億元,占比接近80%。
作為去年地王頻現的幾大城市之一,北京是第一個公布政府土地收益的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