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元旦伊始,無窮的尷尬就圍繞在我們的身邊。
首先是襲擊全球的這場嚴寒。好像我們剛剛在哥本哈根一本正經地開完全球氣候會議,剛剛達成了把全球氣候控制溫度設定在2度,剛剛要在全球大張旗鼓地搞低碳運動,但是,五十年不遇的嚴寒來了。北京室外白天的最高溫度也就是零下九度,最低溫度要達到零下十七八度,元旦的那場暴雪整整一周也沒有看到自然融化的情景。
當然,冰凍的不僅是自然界的氣溫,被凍的還有投資者的做多熱情,元月4日開盤不但沒有迎來期盼中的開門紅,而且還出現了持續的下跌,連開周紅的可能性也沒有。開門綠的兆頭是不吉利的,讓人尷尬的是這種情景發生在2010年第一個利好公布之后,管理層維護市場平穩的心態表達得是如此的清晰,但是市場的反應卻是冷漠,以致于導致水皮遭遇同樣的尷尬,元旦期間中央臺的記者讓水皮預期開門紅的概率,水皮的回答非常絕對,認為開門紅沒有懸念,不確定的只是漲多漲少,事實上任何東西一絕對,離錯誤就不遠。
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在絕大多數機構都一致看好2010年的時候,2010年卻迎來的是如此糟糕的開局呢?難道真的是相反理論在起作用,大多數機構的判斷是錯誤的,不但連4000點不可能看到,即便眼前的3000點都成了問題?難道3000點股指的泡沫已經生成,比屢創歷史新高的房價、金價和接近歷史高點的有色金屬期貨價格以及相當于指數6000點的油價的泡沫還要大?
股市的泡沫實在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真實的情景和大家的想象相差甚遠,和經濟的發展比,不但趕不上GDP的膨脹,甚至連CPI都不如。比如,目前的上證指數和2000年的上證指數相比,漲幅不到50%,但是過去10年,中國的GDP每年平均在10%左右,10年就翻一倍;再比如,目前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只有1200點不到,而2000年初還在1500點附近,美股的總市值和10年前比居然減少了2.5萬億美元,而人類恰恰是在這10年進入了互聯網時代!
看好2010年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寬松的貨幣環境,比如通貨膨脹的預期,比如經濟恢復增長帶來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日本的學者甚至認為2009年全球出現的行情是“延期償付行情”或者是救市行情。這種行情在2010年會向“泡沫行情”轉化,而對于中國而言,因為有股指期貨的推出,行情的產生更有想象力,更有可能產生泡沫行情。
但是,我們面前最大的尷尬在于,一方面大盤的指數只在3000點附近徘徊,談不上什么泡沫;另一方面,打著市場化發行的旗號,中小板也好,創業板也好,甚至主板的大盤股也好,市盈率越發越高,形成的局部泡沫已經非常駭人,大盤股已經開始頻頻跌破發行價,創業板的平均發行市盈率從第一批的平均56倍已經到現在的最低66倍,最多123倍,平均88.5倍,伴隨著高市盈率發行的是沒有任何約束的超募圈錢,創業板的平均超募是一倍,最多的接近4倍,如此輕易的超募還要發審委審核干什么?超募的危害后果是嚴重的,必然導致“禍國殃民”,浪費社會資源是其一,導致股民被套是其二,葬送上市公司是其三。
新年伊始,深交所正式公告禁止創業板超募資金委托理財,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這是事后能追究的事嗎?資金已經被人拿走又沒項目可投,難道閑置?為什么不在事先規范,是不能為還是不作為?IPO的管理失控同樣表現在大躍進式的上市節奏上,從2009年6月底桂林三金上市以來,短短半年時間,上市的已經達到117家,中國經濟成為全球最大的IPO市場場,融資1856億,平均每月20多家,每個交易日都有新股上市,進入2010年1月份已經確定的就達21家,這不是竭澤而漁又是什么?如果尚福林主席所言的新股發行改革再不落實的話,又怎么讓投資者重樹對管理層的信心?
過去是二級市場帶動一級市場,現在是一級市場的泡沫遠大于二級市場,反過來封殺的是市場的空間,這種自殺性泡沫不是投資者制造的,某種程度上是管理層吹大的。
尷尬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