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青
銀行業再融資的壓力對于股市已是談虎色變。近日,兩則消息再度讓投資者心中忐忑。
一則消息是指,中國銀監會業務監管創新協作部主任李伏安上周末在一個公開論壇上預計,明年銀行系統的融資需求在5000億元以上。而今年證券市場的融資規模是4382.23億元。
李伏安昨日澄清說:“5000億元只是銀行業明年的發債規模,而不是資本金缺口。”
另一則消息是指,有香港媒體報道稱,銀監會近日口頭知會中國銀行(601988.SH,03988.HK)表達不宜通過發售新股來補充資本金,發債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銀監會昨日對CBN記者回應稱,并不知情“建議中行發債”一事,建議詢問商業銀行。而中國銀行新聞處則表示,目前并沒有確定的融資計劃。該行稱,正在積極研究可能的融資計劃,但并沒有最新進展,如確定將會及時履行披露義務。
或許是受前一消息影響較大,昨日,上證綜合指數微漲9個點,但銀行板塊再遭重挫,行業跌幅居兩市首位。
事實上,一周以來,市場上還流傳一則更具爆炸性的消息:國務院已經特許銀行再融資計劃,消息已經傳達到證監會和銀監會。據CBN了解,該消息來源于私募基金,并在公募基金、券商圈內有所流傳。但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CBN詢問時都稱該消息“不可信、不可能”,認為從程序和內容上都有違常識。
傳言迷霧重重,正是摸準了市場對于銀行再融資的憂慮命門。11月至今,在此陰影下,銀行板塊持續走弱,近期跑輸大盤5個百分點以上,而近一個月H股上市的內地銀行股價已下跌10%以上。
銀行再融資的“靴子”肯定會落下幾乎已是市場的共識。除了已宣告融資計劃的招商銀行(600036.SH)、興業銀行(601166.SH)等股份制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601328.SH)也表露過籌資的需要。
所以剩下的問題就是銀行究竟將融資多少,以何種方式何時融資。
來自市場各方的融資額度測算并不完全一致。
有業內人士根據信貸規模測算顯示,今年9.5萬億元新增貸款消耗掉商業銀行5000億元左右的資本,若明年再有8萬億元貸款投放,將消耗銀行約4000億元資本。
海通證券稱,如果按照12%的資本充足率,未來銀行需要融資2100億元。瑞士信貸測算,如果資本充足率達到13%的話,三大行需要在二級市場融資約3000億元。中金公司則稱,銀行股明年再融資總量在2300億~2800億元。
摩根大通銀行及金融服務研究部副總裁陳舜則樂觀地認為,即使將資本充足比率提高至10%~11%,內地銀行都無須為此籌資。
就融資方式而言,摩根大通發布的報告認為,中資銀行可能通過次級債、股本融資、下調股息或幾種方式組合的形式滿足融資需求。
中金公司稱,監管層或將充分利用A股和H股兩個市場完成融資。據該公司測算,1000億左右的融資將通過H股市場進行,屆時,A股和H股兩個市場將共同分擔銀行股未來的融資壓力。
中金公司還認為,從國家保持對大銀行控制力的角度來講,匯金對國有銀行的持股比例不會明顯下降。
陳舜預計,大型國有銀行實際融資最早可能在2010年年末出現。某些核心資本比率略低的銀行,如交通銀行可能率先融資,但仍可能在2010年下半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