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琛
薩繆爾森的中國讀者年齡差距很大,年長的90歲,年輕的僅20歲左右。
世上最難得的一位“經濟學通才”,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在享年94歲之后,12月13日與世長辭了。同全國網絡媒體一樣,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網站清晨便發出了這則舉世哀悼的消息!下午,在北大電教104階梯教室聽我《教授講座》的同學們,可謂體驗了一次“什么叫做偉大的學者”的氛圍:當你離開這個世界時,全球每個角落都會同時因你而奔忙!
作為宗師教科書《經濟學》的主譯人之一,作為這位泰斗的最多受益者之一,我的手機10多小時內幾乎被打爆(實不忍關機,特請了助手)。《21世紀經濟報道》、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東方早報》、《華夏時報》、《中國證券報》、《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家媒體,一個比一個“更十萬火急”!以至于演講結束時,欲起身提問者竟無端被他人“打住”:“讓老師去忙!”
薩繆爾森的中國讀者年齡差距很大,年長的九十歲,年輕的只二十歲前后。盡管如此,我們都是跟隨薩繆爾森學習經濟學的同一代人!在過去60多年中,都曾受到薩繆爾森的巨著的濃綠庇蔭!像我本人,1978年考上北大經濟系后,讀的是高鴻業先生翻譯的薩繆爾森教科書,聽的是胡代光、范家驤和厲以寧等老師的課,當然也讀他們的飽學之作。1982年考上研究生之后,對新古典綜合派是興趣更濃。后來我的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就是關于“停滯膨脹”問題,而這正是當年薩繆爾森向年輕學者“懸賞”(諾獎)的領域。
畢業后我到過許多地方,包括在美國學習和工作,也學過多門經濟學課程,讀過不少經濟學名著。20年前回北大教書以來,可以說更是“教然后知困”,更是需要進一步地博采眾長。現在回首往事,不得不嘆服薩繆爾森,說得何等的中肯和高妙!他在《經濟學》16版序言“金色的誕辰”里曾有這樣一段話:“你所修過的最好的經濟學,往往還是那些導論性的東西。一旦進了這塊新奇的思想園地,你就會發現世界同以往相比已經大不相同。從現在起,到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如果你驀然回首,看看自己這一段的經歷,那么你一定會感到,當初你的那些一知半解的東西,現在都已經豁然開朗。”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豁然開朗,盡管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但我知道,應當衷心感謝薩繆爾森,是他將我領進了一個真正的新的廣闊的天地。我想這決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心態。10年浩劫之后,30年改革開放以來,40年知青運動后的今天,那些曾經在“金色的黃昏”中追趕時間的人們,似有著某種共通的東西。而今,這些人都已走近了人生的輝煌!
半個月前北大國經系50周年系慶“懇談會”上,應屆學生們曾向那些“放下一千個不能前來的理由”的歷屆系友們播放了一部反映“系情”的小電影,當出現10多年來多屆師生精誠同譯第16、17、18版薩繆爾森《經濟學》教科書的情景時,校友們的眼中,無一不漾動出內心的波瀾……感觸、感動、感激,還是感恩?
薩繆爾森留下的顯然更多。他不僅讓我們更深刻地去領悟“什么是學者”和“什么是教授”,不僅讓我們更認真地思索“什么是大學”和“什么是大師”,而且讓我們更熱切地探討“什么是科教興國”和“什么是人才強國”!斯人健在時,“不用揚鞭自奮蹄”、“于細微處見精神”;斯人逝去后,“化作春泥更護花”,甚至,“于無聲處聽驚雷”!
(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經濟學》中文第19版正在翻譯中
經濟學泰斗、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Paul A.Samuelson)的《經濟學》,在中國是影響最大的一本經濟學著作,中國當代許多著名經濟學家都是在讀《經濟學》中譯本中走進經濟學世界的。
《經濟學》引進中國后,先后有第5版(商務印書館選譯本)、第10版(商務印書館全譯本)、第12版(中國發展出版社)、第14版(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第16版(華夏出版社)和人民郵電出版社的第17版、第18版。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蕭琛翻譯了其中第16、17、18三個版本,現正在翻譯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