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顥
臨近歲末,一場來自食用油的漲價風暴突起。
進入12月,全國各大品牌食用油價格普遍上漲,有的漲價幅度甚至超過10%。中糧“福臨門”公關部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福臨門”從11月月底開始上調部分產品價格,主要集中在調和油和大豆油,此外也有菜籽油產品,漲價幅度在10%以內。
擁有“金龍魚”品牌的益海嘉里也告訴記者,此次金龍魚的豆、菜、調和油價格均有上漲,其中調和油漲幅達12%,而大豆油與菜籽油漲幅均在6%左右。
“這是今年內規模最大、幅度最高的一次食用油漲價浪潮了。”《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評價。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此番食用油企業大規模的漲價行動呢?
“主要是成本原因。大豆價格的上升會帶動所有產品都上漲。”上述“福臨門”人士說。他的說法代表了來自企業的聲音。
但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看來,全球大豆產量在增加,此輪大幅度的食用油漲價,“不是很好理解”。
對此,李國祥的解釋是,“這是一場大豆生產國和進口國關于定價權的博弈”。
企業成本論
益海嘉里給記者詳細講述了此輪漲價的成本推力。
據其介紹,企業上調產品價格主要是因為一段時間以來,豆、菜油原料價格上漲。例如,一級菜油從前期(10月份)7800元/噸漲到現在的8700元/噸,漲幅11.5%;一級豆油從前期(10月份)6800元/噸漲到現在的8100元/噸,漲幅19%。
此外,花生油、玉米油是調和油的主要原料,近期成本上漲力度也較大。例如,一級花生油從前期(10月份)12000元/噸到現在的16500元/噸,漲幅37%;一級玉米油從前期(10月份)7300元/噸到現在的9000元/噸,漲幅23%。
益海嘉里表示,10月份以來原料成本上漲幅度均超過10%以上,企業經營面臨成本壓力較大。“我們遵循市場規律,進行價格的調整,調整幅度為6%左右以及12%。”
另一主要的食用油品牌“福臨門”也給出了類似的說法。
事實上,在今年5月,金龍魚也曾率先進行過一次漲價,但應者寥寥。包括中糧在內的企業當時都對記者表示持觀望態度。按照當時益海嘉里的說法,是因為那幾個星期,國際國內食用油原料市場行情不斷上漲,形成原料價格高過出廠價的倒掛現象。
但為何此次漲價則是一次“集體性”行為?在郭清保看來,這與需求的變化也有關系。一般來說,進入第四季度,特別是12月份,就是通常的消費旺季,對食用油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企業適時提價也在情理之中。
而前述福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企業做出調價行為需要來自對終端的判斷,而且短期成本壓力可以堅持,長期來說就不行了。這次漲價就是因為持續時間太長。
巨頭游戲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卻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不是供求和貨源的問題,而是油品被一兩家企業給壟斷了。”
他所說的“油品”,指的是棕櫚油。他告訴記者,此前棕櫚油的價格一直上漲,已經接近豆油價格。而國內進口棕櫚油主要為一家企業,在國外也擁有自己很大的棕櫚油基地,等于說價格漲跌很大程度上控制在這家企業手中。同時,這家企業在國內也做小包裝油業務,也是調和油的主要生產企業。
種種跡象表明,他口中的這家企業與益海嘉里很接近。
據他介紹,調和油的重要原料就是棕櫚油,它在調和油中的所占比例極大,棕櫚油價格的上升必定帶來調和油價格的上漲。
記者從多家企業處了解到,此次漲價幅度最大的均為調和油產品。
郭清保也表示,棕櫚油的上漲的確帶動了此輪食用油的漲價。“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價格上漲得厲害,而且與原油價格掛靠很近。”
據郭清保提供的數據,10月底時,棕櫚油的價格還僅為5900元/噸,到11月底,已上升至6300元/噸。而進入12月,棕櫚油每噸的價格已經在6500-6600元間。
郭清保認為,單說益海嘉里一兩家外資企業壟斷了棕櫚油的價格,并不現實。但是,對于益海嘉里來說,它擁有很長的產業鏈,上接棕櫚油生產,下接小包裝油,嗅覺也比國內企業靈敏得多。
一般而言,它很早就能覺察到棕櫚油價格的上漲,進而率先發出漲價的訊號。而國內的另一巨頭中糧,則會在益海嘉里發布這類信號后一兩天后做出價格上的反應。在這兩家巨頭做出漲價的舉措后,國內其他企業才蜂擁而上。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此次漲價風暴的確首先由金龍魚開始,進而中糧,然后蔓延至國內其他品牌。
“現在食用油這兩家企業做得最大,他們不調價,其他企業也不敢行動。”
由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所做的一份2008年食用油品牌市場占有率的調查報告顯示,益海嘉里“金龍魚”排名第一,實際占有率為30.83%。而“金龍魚”與排名第二的“福臨門”,已經占據了國內食用油市場的半壁江山。
益海嘉里告訴記者,由于自己是食用油行業主要企業之一,原料消耗量很大,通常只會保持一個合理的庫存,更常見的是隨行就市進行采購,因此隨原料價格波動影響會采取相應的市場策略。
“如原料成本下調,我們會順應市場規律,進行終端銷售價格的下調,例如從去年下半年至今,我司分別有4次價格下調,調整幅度分別為10%以上,4次下調幅度達43%以上。”
益海嘉里同時表示,此次價格調整,“我們的調整幅度也比其他同行企業低”。
定價權博弈
再回歸到大豆上。進口大豆價格的上漲的確是此輪漲價潮的最大推力。
一種說法是,進口大豆主產區南美今年因旱災減產,國際大豆交易量跌價升,帶動大豆期貨價格的上漲,也帶動了國內大豆價格上漲。
前述業內人士和李國祥都對減產造成價高的說法給予了質疑。他們的根據是美國農業部此前的預計:今年全球大豆供給增長16%。
“我們國家大豆主要依靠進口,盡管進口量一直在增長,但肯定沒有全球大豆供應量增加的幅度這么大,因此,食用油大幅上漲或持續上漲的可能性都不大。”李國祥說。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除去棕櫚油的因素,國內大豆收儲政策也是巨頭們做出漲價舉措的重要原因。他告訴記者,由于去年收儲政策被看做是“失敗”的案例,今年新的收儲政策遲遲未能出臺。因此,以進口大豆為主的大型加工企業在此前一段時間也在等待觀看政策對于市場影響,同時也不敢輕易進口大豆。這在短時期形成了原料的短缺。
短缺之后,企業又開始大量訂貨,由于這些企業需求量大,貿易商也借此抬價。
但李國祥認為,此時大豆價格的上漲,還來自生產國與進口消費國之間的博弈。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今年,中國國產大豆減產,這個信息傳遞到國際上,被生產國看做是需求的大增,他們想趁機提高價格。
李國祥所指的“生產國”其實是控制著生產來源的國際大豆供應商。
“大豆產業利潤不高,但在市場波動的時候,生產貿易商才容易大幅獲利。”李國祥表示,其實國內大豆量在整個加工量中所占份額很少,減產也對大豆需求沒有很大的影響。此次漲價,也是國際供應商們借此試探。
同樣的經歷出現在2007年。當年國內大豆減產,引起市場的恐慌,導致國內對進口大豆出現大量采購,進口大豆商也嘗到了甜頭。
“事實上,消費國也應該有話語權。”李國祥說,也正因為在過去的教訓下,此次包括發改委在內的政府部門等都紛紛表示食用油未來上漲空間有限,極力平息市場的恐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