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國內成品油消費停止增長 煉油將成產能過剩行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 02:28  第一財經日報

  王康鵬

  CBN記者從昨日召開的中日第三屆石油市場研究成果交流會上獲悉,金融危機發生后,國內成品油市場在去年10月份一改往年的供小于求步入供過于求階段。中國今年1到10月成品油表觀消費量1.8億噸左右,同比僅上升0.2%(去年同期為15.1%)。

  “出現這樣的過剩,經濟危機帶來的需求低迷是一個誘因,煉化產能建設過多過快的問題更加需要引起重視。按照目前的規劃項目,未來煉油能力可能會大大超過實際需求,產能過剩會非常嚴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表示。

  在急速擴張之下,我國煉油行業可能繼水泥、鋼鐵之后成為下一個陷入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

  CBN記者從中日第三屆石油市場研究成果交流會上獲悉,2009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預計為2.21億噸左右,產量2.27億噸左右,實際過剩產能近600萬噸。未來5年中國煉油能力將保持高速增長,2013年全國將形成20個以上千萬噸級煉油基地、11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預計到2015年,全國煉油能力將達7.5億噸規模,屆時中國煉油能力與實際需求的差距將進一步擴大,過剩產能或達2.2億噸。

  成品油供需逆轉

  “2009年國內成品油市場將發生根本性轉變,總體上將從近幾年的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2008年底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總經理蘇樹林在公司年度工作會議上的一番話,竟然一語成讖。

  中國石油集團(下稱“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研究所主任工程師戴家權預計,在2010到2015年,中國經濟將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從而拉動石油需求較快增長。預計未來五年石油需求平均增長4.9%,2015年的需求量將達到5.3億噸左右。而按在建和計劃項目,屆時煉油總能力將達到7.5億噸,超出需求2.2億噸。

  “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兩個結果,一種是計劃項目完全上馬,這將造成供給的嚴重過剩;另外一種是某些項目推遲或取消。從目前看,后一種的可能性比較大。”戴家權認為。

  按照規劃,2011年中國將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地區建成3到4個2000萬噸級煉油、200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2013年全國將形成20個以上千萬噸級煉油基地、11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

  這其中,三大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將占據主體。CBN記者了解到,中石油截止到2007年底總的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為1.4億噸/年,依照規劃將在2015年增加1億噸達到2.4億噸/年,同時乙烯生產能力將增加一倍多達到700萬噸/年。中石化也宣布,2010年將繼續擴大產能,將由當前的1.9億噸增至2.2億噸。

  擴能沖動難抑制

  面對即將出現的嚴重過剩,煉油行業怎么辦?

  一個可能出現的情況,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將會日趨激烈,幾大公司只能是加大成品油出口來轉移產能,那么中國可能會變成一個成品油凈出口國,這等于是出口能源,而實際上中國的能源是短缺的。

  實際上,即使是出現過剩隱憂,在加速布局全國市場的需求下,幾大石油公司是否會放棄已經在建或規劃的項目,目前來看可能性并不大。

  上述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中石油、中石化當初分家時是按照南北分治的,基本上中石油的煉廠主要集中在西北、東北,中石化的煉廠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從布局全國的角度出發,兩大公司都希望深入對方腹地,再加上正在崛起的中海油和地方煉油企業,都希望加快布局,占領更多的市場。

  而另一方面,石油巨頭的投資沖動也剛好迎合了各地方政府吸引投資、增加GDP的愿望。以中石油在今年投產的獨山子石化為例,項目總投資達300億元,預計今后年銷售收入可達500億元以上,可占到2008年新疆GDP的近12%。

  正是在這兩方面作用下,煉化擴張一直在以一個近乎“瘋狂”的速度進行著。

  有一個事實能夠說明擴張的勢頭有多猛。2005年12月,國務院公布的《煉油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提出,到2010年煉油工業新增原油加工能力9000多萬噸。但實際上,僅三年時間就超過了這個規劃:2005年,中國的原油加工能力是3.28億噸,到了2007年就已經增長到4.2億噸。

  “相關部門的總量規劃需要適應市場情況及時作出修訂,尤其要考慮到經濟危機帶來的需求萎縮。”上述專家認為,面對可能出現的煉油產能過剩,單純依靠市場的自我調節作用效果不會明顯。政府部門需要及早著手,加強調控,尤其是嚴格項目審批,否則煉油將會成為繼鋼鐵、水泥之后下一個陷入過剩危機的行業。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