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jīng) > 滾動新聞 > 貴州衛(wèi)視《論道》 > 正文
節(jié)目看點:
有人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幾乎在全面進步,但是只有一個領域除外,那就是足球。的確,當我們?yōu)樽约赫粽羧丈系慕?jīng)濟成就、開放活躍的社會氛圍而欣喜之時,曾經(jīng)以沖出亞洲為口號的足球,卻已經(jīng)淪落為力爭亞洲二流。但是,就在中超大幕落下,當人們都以為我們將迎來一個安靜的冬歇期之際,足壇卻迅速熱鬧起來,一場反賭風暴迅速刮起。媒體報道,警方已經(jīng)全力介入賭球,并且?guī)ё叨嗝耸。而被要求協(xié)助調(diào)查的名單,也引來各方的猜測。國家隊前主教練,國家隊隊員,俱樂部高層,甚至還有體育記者,都被傳參與其中。個中消息,雖然依舊是霧里看花,但是,社會上卻一片叫好之聲。這是一場眾望所歸的風暴,這也是一場遲到的風暴,更是一場大家期待能夠一掃積弊的風暴。本期《論道》節(jié)目,新華社記者楊明,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共同探討《中國足壇能否迎來大掃除?》。
11月28日晚21:30分,新華社記者楊明、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走進《論道》,與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共同探討《中國足壇能否迎來大掃除?》。
嘉賓簡介:
楊明 新華社體育部高級記者,記者采訪室副主任
新華社體育部高級記者,記者采訪室副主任;采訪過四屆奧運會和多次世界大賽,中英文雙語寫作,從事體育報道21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英文專業(yè),1983年任新華社體育部記者,1988年赴加拿大自費留學,1998年至2000年在美國任專職體育記者。
楊明文筆犀利、幽默,有激情,主要報道領域為田徑、足球和籃球,出版過《黑哨》、《狗仔門的快樂》、《天涯不歸路》等書;采寫的《花蝴蝶傳奇》、《鏗鏘玫瑰》以及在專欄何雜文在社會上產(chǎn)生過反響。
鄭也夫 北京大學教授
1994--1998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工作
1998--2004 人民大學社會學系,1998年獲教授職稱
2004--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學術著作:
《西方社會學史》(能源出版社,1987)
《代價論》(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5)
《信任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譯著)
1987-01-01 西方社會學史(合編) 編著 能源出版社,1987年
1993-01-01 禮語咒詞官腔黑話:語言社會學叢談 專著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年
1995-01-01 走出囚徒困境 專著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
1996-01-01 轎車大論戰(zhàn)(主編) 編著 ?每蒲С靄嬪紓?1996年
1996-01-01 代價論 專著 三聯(lián)書店,1996年
1998-01-01 忘卻的紀念 專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2001-01-02 理念人 譯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1-08-01 信任論 專著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8月
2002-06-01 城市社會學 專著 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
2002-06-01 都市的角落(編) 編著 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
2003-01-01 大學與知識分子 論文 《社會觀察》2003年
2003-01-01 文化社會學論集/曼海姆著 譯著 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03-02-05 中國社會中的信任 專著 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
2003-02-06 信任:合作關系的建立與破壞/甘姆貝塔等著 譯著 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
2004-01-01 被動吸煙者說(1950215作品系列) 專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
2004-01-01 閱讀生物學札記(1950215作品系列) 專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
2004-04-15 知識分子研究(1950215作品系列) 專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
2004-11-01 北大清華人大社會學碩士論文選編(2004)(合編) 編著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2005-11-01 北大清華人大社會學碩士論文選編(2005)(合編) 編著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雜文集:
《禮語·咒詞·官腔·黑話--語言社會學叢談》(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
《走出囚徒困境》(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
《轎車大論戰(zhàn)》(主編)(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1996)
《游戲人生》(海南出版社,1997)
《忘卻的紀念》(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鄭也夫是中國開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的社會學家。作為專業(yè)社會學家,他對中國社會的了解建立在自己真實的生活觀察中,自覺與官方保持距離,對社會發(fā)展持冷靜和批判的態(tài)度。也許因盛夏所生,注定他一生要以暴熱的態(tài)度,對待社會生活中陰冷的地帶。他能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觀察和分析中國當下處境中的真實問題,從體育比賽到汽車文化,從城市發(fā)展到道德建設。他學術研究的立足點在于尋找社會發(fā)展的平衡點,特別關注貧民生活和弱勢群體的利益。
他用一種近乎游戲的語言,作自我素描:懶散,不整衣冠,精神上有潔癖,不參加規(guī)則不公正的游戲,以爭辯為快事。微染自虐癥,少時練中長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癥。他曾經(jīng)或至今仍保持的學術興趣:知識分子問題,社會生物學,信任問題,城市社會學,消費與快樂。他的著述顯然與這種興趣緊密相連。他不申報,自然也就不享有一分錢研究經(jīng)費,他拒絕參加任何評獎。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潔癖所致。他的潔癖與執(zhí)著,使他著作的出版遭遇了更多的壓力與周折。
《走出囚徒困境》,1995年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這是鄭積累10年的一本雜文集。出版社在經(jīng)濟上不看好這本書,最終的條件是作者自付成本,自辦發(fā)行。鄭騎著單車,一次次為零售店送書,十幾家大的書店跑了無數(shù)趟,就這樣手拉肩扛地賣了10,000冊。這種曲折與《信任論》的出版相較,已經(jīng)算是一帆風順了。誠信正在成為我們這個社會最為短缺的而備受重視的資源;然而,我們短缺的不僅是誠信,也包括對誠信的研究!缎湃握摗窡o疑是國內(nèi)對這一領域原創(chuàng)性和開拓性的社會學研究論著。也許是涉及到許多深刻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信任論》書稿先后輾轉(zhuǎn)了20多家出版社,終于在2001年8月由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當然還是自辦發(fā)行。他苦笑著說,“已經(jīng)跑不動了,50多歲的人了;朱學勤還以為我自己愿意受這份罪!睆脑摃霭娴浆F(xiàn)在,先后有《光明日報》、《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等多家媒體為該書作了書評。然而,與《中國知識分子》一書相比,《走出囚徒的困境》、《信任論》還是幸運的。1985—1986年,鄭在美國丹佛大學社會學系讀書,獲社會學碩士。拿到碩士學位后,他的美國導師建議他讀完博士,可他不想延續(xù)在美國的學生生活。完成《中國知識分子》書稿的沖動,加重了他回國的砝碼。他放棄讀博的機會,而《中國知識分子》最終還是由于種種原因,不能付印。
他教書,寫書,還要賣書,不免給人一種感傷。但看起來,他本人是“不改其樂”的。他的書與書外的人,合成另外一種印象,留在了記憶里:守望者的目光,穿行于城市的縫隙里,清輝溢泄,灼灼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