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談佳隆/上海報道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虧是盈,如今判斷似乎還為時尚早。
不過,上海世博會是歷屆世博會中規模最大、投入也最大的一次。今年7月,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坦言,上海世博會沒有中央財政的投入,而其目標是不賠不賺。這意味著世博會的經濟賬能否持平完全靠上海自己。
在歷屆世博會中,除了各等級贊助金和門票收入之外,特許經營日益成為其獲得營收的主要方式之一。上海世博會市場開發部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上海世博會在特許商品上的目標是完成200億元的銷售額,努力與北京奧運會持平。”
但客觀評價,世博會的知名度與奧運會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讓上海世博會特許經營做到200億元銷售額的目標,而誰又在分享世博會特許經營這一蛋糕呢?
誰分享了世博會特許蛋糕?
按照上海世博會市場開發工作的進展,《世博會標志特許產品經營計劃》的試運營工作早在2005年就已經全面啟動。經過試運營后,從2006年到2010年底,特許經營計劃進入正式運營階段。
上海世博會市場開發部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特許經營這一部分,我們是把生產和銷售分開的,即生產主要由均瑤集團和新世傲來負責,而零售主要由久事賽事來負責。他們又都是世博會的高級贊助商。”
依據上海世博會的營銷計劃,把合作伙伴列為三個等級:全球合作伙伴、高級贊助商、項目贊助商。而在這三個等級所有合作伙伴中,獲得特許經營資格的只有三家,即特許生產高級贊助商均瑤集團、新世傲集團,和一家特許零售高級贊助商久事賽事。
新世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朱政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上海世博局市場開發部門把所有世博會特許商品分成了22大類,其中除了‘集郵品’由中國郵政生產,‘貴金屬制品’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生產之外,其余20大類分別由我們和均瑤集團分享,各占10個品類。”
記者了解到,均瑤集團負責家用玻璃制品、家用陶瓷制品、家用金屬制品、禮品、玩具、箱包、運動用品、非機動車、家用塑料制品/竹草藤制品、鐘/表10個品類產品的開發生產;新世傲集團負責家用紡織品、服裝、飾品、文具、個人護理用品、帽品、傘具及手杖、眼鏡、鞋、電腦外部設備10個品類產品的開發生產。
世博特許經濟賬如何算
對于上海世博會來說,特許產品是傳播世博主題的重要載體,也是全球各國人民和參觀者認識和了解上海世博會最便捷的途徑;與此同時,作為一項世博會的經營活動,特許經營無法回避“經濟賬”。
《中國經濟周刊》在采訪中選取了名不見經傳的新世傲集團作為樣本,算了算它的世博特許經營的經濟賬。
“新世傲是因世博會而量身定做的一家集團股份公司,因為我們擔心單個企業資質能力太弱。”新世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朱政平同時還是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紡織服裝商會首任會長。他介紹說,“2007年6月6日,我們紡織服裝商會中有20家會員參與進來,通過自愿的原則以股份制的方式成立了新世傲集團,總募集資本2.54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用于成為高級贊助商的贊助費。”
按照上海世博局的規定,想要獲得世博會特許經營資格必須成為高級贊助商。有業內人士分析,新世傲為取得特許身份,其贊助費可能高達2000萬美元。對此數字,相關各方均未予回應。
如此大的先期支出,新世傲集團將如何回本呢?《中國經濟周刊》在調查中了解到,作為特許生產高級贊助商,新世傲集團的主要獲利方式將是與世博會分享特許商品的凈利潤,約占銷售額的10%左右。
舉例而言,一件世博會特許T恤售價100元,其中45元為生產人工成本,另外45元為零售渠道成本,而另外的10元則為凈利潤,由上海世博會和特許生產企業分享。
朱政平透露:“這樣的分成模式是階梯式的。當特許商品的銷售額為10億元時,世博會分享利潤的三成,企業分享七成;銷售額達到20億元時,世博會分享四成,企業分享六成;銷售額達到30億元時,世博會分享五成,企業分享五成等等。”
按此推算,假設新世傲集團所生產的10大類特許商品能夠實現50億元以上的銷售額,利潤約為5億元,如果按照分享利潤的三成來計算,即回報額達1.5億元,不但能夠沖抵成為世博會高級贊助商2000萬美元的贊助費用,還能獲得1000萬元以上的利潤。
除此之外,獲得特許生產資格對于新世傲集團來說,更有著難以言盡的無形收益。“我們要把品牌特許做下去,倫敦奧運會是我們下一個目標。”朱政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世博商品將便宜過奧運
上海世博會要算“經濟賬”,那么,這會對特許商品的銷售價格有怎樣的影響呢?
記者了解到,一件上海世博會T恤衫售價約在百元左右。相較北京奧運會特許產品突出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上海世博會的特許產品將更加科技環保,以崇尚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產品為主。而這一定位也有利于其銷售規模的擴大。
“與北京奧運會期間的特許商品相比,上海世博會的特許商品應該會便宜不少,至少能夠做到平民化的價格。除了零售渠道和權益金分別占去成本45%和10%之外,降低售價的關鍵就是如何有效地控制特許商品在生產環節那45%的成本。”朱政平這樣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
雖然新世傲集團已經有了17人的設計師團隊專門設計世博產品,但朱政平告訴記者,并不是10大門類中的所有特許商品都是他們自己做的。目前新世傲集團已經招募了50家特許生產商、50家設計代工生產商(ODM)、100家純代工生產商(OEM),總共200家廠商來參與特許產品生產,以期通過外包的形式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