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小林
實習記者 楊 勇 安徽、上海報道
長三角正在被高鐵所改變。以前,從上海到合肥需要7個多小時,而現在只需要三個小時左右。不僅如此,11月19日,安徽省鐵路辦透露,《長江三角洲地區城際客運鐵路網規劃研究報告(2004-2020)近期已將安徽完全納入其中,將在今年年底上報國務院。
目前,從滬寧杭到福州、武漢等地都已經開通快速鐵路,高鐵、城際已將滬寧杭與蘇北、浙南、安徽甚至福建、江西快速連接起來。
長三角開始實質意義上的長大。
借力高鐵:長三角大擴容
安徽正試圖借助高鐵,真正融入長三角。11月5日,鐵道部發展計劃司召開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討論會,江浙滬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安徽也被邀請。
不僅是安徽,江西省也因高鐵等線路的開通加快了融入長三角的步伐。
江西省鐵路辦提供給本報的《關于2009年全省鐵路建設工作安排》中顯示,杭南長客運專項被列為2009年建設重點,一旦建設完成,南昌到杭州將不到2個小時。
“江西省除了對接珠三角之外,還有一個主要方向就是對接長三角,而長三角關鍵是浙江,因為浙江在江西的投資已經超過廣東了,快速鐵路通道是其中關鍵要素之一。”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而在福建,隨著甬臺溫、溫福線通車在長三角范疇南下發展。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鴻勝認為,該線填補了東南沿海快速鐵路干線的空白,“集聚”了長三角的核心區域,“并實現了長三角向泛長三角地區的進一步延伸。”
顯然,隨著上海到武漢、福州、溫州、合肥、蚌埠等地的動車開通,長三角已經擴容南到福建北部,西到湖北武漢,北到江蘇連云港地區,超越了“行政意義”上的長三角范疇。
高鐵重任:協調區域發展
據本報了解,之前,長三角的鐵路規劃基本都在原來16個城市之間進行,蘇北和浙南大多未被納入規劃范疇。
這直接導致,盡管名義上長三角已經擴大到兩省一市,但由于過于關注長期注重滬寧、滬杭兩條線的建設,上海到浙南和蘇北之間的鐵路幾乎匱乏,而且,江蘇和浙江之間鐵路互通幾乎全無。
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南京到杭州之間至今仍無火車相連,必須繞道上海,長達5個小時,而一旦有高鐵了,時間則為1個多小時。
本報從鐵路部門獨家獲悉,為了打通向蘇北的高鐵,上海和江蘇方面力推的滬通鐵路有望采取過江大橋的方式(公鐵兩用),一旦通車,上海將直開動車到蘇北和山東,將極大地擴大長三角范疇。
本報獲得的《長三角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也明確指出要“建成以鐵路(城際軌道)、水運和高速公路為主的區內快速交通(通勤)網,到2010年實現上海2小時通達所有中心城市,3小時區內絕大部分中心城市間互通。
不僅僅是向蘇北方向,上海向南的通道也受到了重視,《長三角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也指出“要強化上海的向南和向北的輻射帶動作用。”
如今,覆蓋長三角及周邊城市群的寧杭城際鐵路(南京-杭州)、杭甬客運專線(杭州-寧波)等“扶弱”的項目正在建設中,一旦建成,將實現長三角的真正擴容。
產業格局加速重整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高鐵、城鐵正在改變長三角的產業格局。
由于高鐵等快速鐵路的動車,長三角一些產業已經開始頻繁西遷、北上、南進,與此同時,人員交流也日趨頻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交大教授朱榮林表示,高鐵效應在短期內難以顯現,而從長期來看,高鐵將對沿線城市的產業布局產生重要影響。
“交通基礎設施的影響將是長遠的、廣泛的,并且地區的觀念、文化也會改變。”上海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主任陳維對本報舉例,科技人員以前由于交通的不便利,也許不愿去中小城市,造成小城市科技人才緊缺,但是大城市可能不需要如此多的科技人員,而他們需要工作的成就感,現在修了高鐵,他們自然愿意去小城市工作。
安徽省發改委提供給本報的一份《2009年1-9月各市實際利用省外資金情況表》顯示,由于高鐵等鐵路通車,長三角轉移到安徽的速度持續加快,僅1到9月份,來自長三角的總投資就達到9014億元。
陳維甚至認為,在高鐵修通后,時間成本開始下降,這樣每個城市都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如一些企業總部會從上海搬到蘇州、嘉興等,因此,各城市也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