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曹晟源 發自上海
“大約還有500億元的資金被套在山西煤礦上。”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 (以下簡稱溫促會)會長周德文11月16日在采訪中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
同時這500億元資金的去向,也是浙江省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以下簡稱浙促會)邀請山西省政府、山西省發改委等政府官員代表,遠赴杭州參加11月18日舉行的“地方產業政策延續性與企業投資信心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的關鍵之一。
看似平靜的研討會的背后,是民營資本和國資之間的又一次角力。
研討會將在“娘家”召開
11月18日,已成為各方焦點的“研討會”就要在浙江煤老板的“娘家”浙江杭州市舉行。
這次主辦會議的浙促會秘書長蔡驊向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會議將邀請山西省政府、發改委代表出席會議。”相關人員也表示,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已經明確,將派員來杭州研討煤炭企業重組方案。
“研討會”也為政府和浙商之間搭建了一個可以面對面討論的機會。但是蔡驊坦言:“這次的會議可能并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結果。”
實際上,在邀請相關人員出席會議的同時,一份名為《關于要求對山西省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問題進行審查處理的公民建議書》(下稱 《建議書》),通過郵政快遞的方式寄往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國務院。
《建議書》表示,山西省的這一做法已經違反了憲法,并且侵害了煤老板的合法權益。對此說法,山西省政府也在近日回應:資源都是國家的,自己的做法并不違反憲法。
研討會在這樣的背景下的召開,已讓人聞到一絲的火藥味。
目前僅靠民營企業自己很難將山西煤礦改革的困局解開,這時浙促會以浙商“娘家人”的身份出現,力邀山西省有關方面來杭參會,雖然不能阻止重組的腳步,但或許將對之后的煤礦重組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煤礦價格談不攏
2009年2月25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出臺了 《關于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所涉及資源權價處置辦法》,規定對山西省境內的小煤礦將由大型國有煤炭企業進行全面的整合重組,將全省在冊的2840多座煤礦收歸國有;到2010年,全省僅保留1000座煤礦;兼并重組后的煤炭企業,原則上規模不低于年產200萬噸,單產生產規模不低于90萬噸。
山西省實施了煤炭企業重組方案,煤炭企業數量將從現在的2200個減少到100個左右,小煤礦將被徹底終結。
然而,此項整合行動未能如期完成,焦點是兼并雙方對資產價格無法形成共識。另一方面,2006年前后,山西省曾“明晰產權”,向礦業投資者征收過資源有償使用款。退補這筆錢數額巨大,兼并企業難承其重。
周德文在其博客中提到:“一位溫州平陽人2007年在臨汾購買了一座年產30萬噸的煤礦,共投入2.88億元,但在這次整合中,該煤礦評估價格僅為6500萬元,這位煤老板將損失2億元。”
矛盾造成困局,重組開啟之后一大批煤礦一直或是間斷停產,地方GDP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山西省GDP出現4.4%的負增長,成為全國唯一GDP下降的省份。
“2007年之前,有1000億元以上的資金投入到山西的煤礦中。實際上從2007年開始就陸續有一些動作,對于投資煤礦的政策也是不斷變化。也是看到其中的風險,一些商人陸續退出。去年末到今年初,實際上已經退出500億元左右,現在還有500億元套在那邊。被套的500億元將會造成較大的損失。如果這500億元中能夠再退回200億元~300億元就已經很好了。”周德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
浙商尋找新項目
浙商永遠不會將錢放在銀行,而是將錢投向下一個機會。而在山西的煤礦上遭受打擊的煤老板們已經將目光轉向國內的其他地區。
“重慶市包括發改委在內的各級政府部門最近都主動跟會里聯系,希望溫州商人去重慶考察、投資。”周德文表示,不僅僅是重慶,江蘇等地也都紛紛伸出橄欖枝。
實際上在“山西煤改風暴”進行的同時,重慶的打黑行動、“五個重慶”的規劃也同時出爐。
“投資環境是很重要的,重慶市在基礎設施等方面均呈現出良好的投資環境。”周德文向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綜合上述的因素,協會也將準備組織一些公司去重慶考察,“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從山西煤礦退下來的溫商。”
至于還不會再涉足讓浙商傷心的煤礦領域,周德文言語中透露出對政策的不解,他表示:“肯定會去投資,但不一定是煤礦,因為資源性投資將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