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怡
本報獲悉,此前國資委上報給國務院的“中投二號”草案已經得到認可,目前正在就未來公司的架構、定位、工作流程以及對工作流程的控制等諸多操作細節向各個部委征求意見。
知情人士透露,就目前來看,部委之間協調結果或將成為其出臺的關鍵所在。
高級別 高難度
“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是一件很費勁的事情。”國資委相關人士近日在談及中投二號這個新公司的成立進展時對本報做出上述表示。
中投二號,是業內人士對國資委正在籌備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稱呼。相對于中投公司下屬被稱為 “金融國資委”的匯金公司,國資委打造的這家新公司,被參與組建的人士稱作一個主要運營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產業中投”。
早在今年年初,參與組建人士就曾向本報表示,新公司將不僅承擔加快央企整合的重任——李榮融確定的最后保留80-100家央企的大限就在明年,同時也是國資委按國資法要求,調整自身定位,向 “一個干凈的出資人”轉變的關鍵一步。
國資委規劃局官員透露說,國資委本身對中投二號期待是非常大的。“未來新成立的這個公司不僅僅是為了打包一些中小的央企,幫助央企的重組或者是承擔安置職工等任務,未來它還需要考慮將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企業做強做大,它還會配合其他央企股份制改革,幫助這些企業做大做強,而上述功能都需要通過資本運作來完成。”該人士表示。
此前,北京求是聯合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安林也表示,“這個公司就像是國資委的一只高規格的手,通過這只手來做市場化的資本運作,實現央企重組和改革的目標。”
即便是和國資委目前已有的兩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中國誠通控股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相比,不僅中投二號的級別會高很多,而且性質也不一樣,該人士表示:“中投二號就像是國資委的嫡系企業,而誠通和國投和其它央企一樣,僅僅是國資委的非嫡系企業。”
知情人士表示,正因為這個公司的特殊性,這個公司的級別、定位、工作流程以及對工作流程的控制等諸多細節都需要和各個相關部門協商,進展并不如國資委此前預料般的順利。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國資委上報的中投二號方案正在各個部委之間征求意見。早在今年年中,國資委就已經將中投二號的草案上報國務院,在得到國務院的認可之后現在開始就下一步具體的操作環節向各個部委征求意見。
“新成立一個國有企業,按照規定需要財政部、發改委等宏觀部門的批準,需要履行相關的程序。”該人士表示,同時他還透露說:“這個新成立的國有企業還是有級別的,而且會是一個級別很高的國有企業,因此財政部等部委,包括國務院等各個方面都需要簽署意見。”
“例如說新公司領導的行政級別,我們報肯定是報的正部級,但是國務院能不能批現在還很難說。”該人士表示說。
此外,目前在技術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據一位接近國資委人士透露:“按目前的想法,國資委未來會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中用于增加資本金的款項,轉移給這個新公司,這里面就會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例如說如果這些款項都要算成這個新公司的注冊資本的話,這就意味著這個新公司每年都必須變更注冊資本。”
而在國資委內部,也有人開始擔心中投二號成立后,有可能會增加央企對上繳紅利的抵觸心理。“央企可能會認為,中投二號才是國資委的嫡系企業,國資委從非嫡系企業里面收錢給嫡系企業花,這個可能會造成企業對上繳紅利的抵觸。”上述接近國資委人士表示。
部門協調成關鍵
而在此輪征求意見過程中,各個部委之間就具體操作環節能否達成一致被看成是中投二號能否破繭而出的關鍵所在。
“就拿財政部來說,未來財政部到底將在中投二號里面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央一級30家左右的國有金融企業中,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已形成分持主要股權的格局。
財政部的上述動作是否也會出現在籌備中的中投二號身上。國資委相關人士表示,未來財政部不會在中投二號下面的企業里面參股,財政部應該起到的作用是對財務報表的監督。
財政部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秘書長王寶庫指出,因為中投二號未來的職能范圍會涉及到企業的利益收成和分配,這就需要財政部和國資委在國有資產預算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資委需要將央企的國有資本收益金上交財政,其中即包括央企股權轉讓的所得,也包括每年央企紅利的上繳。“其實國資委對這部分資金一直沒有獨立的使用決定權。如果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國資委就可以在這個公司內部靈活的對國有資產進行配置,例如說可以把那些規模不大回報不高的股權變現,然后投資另外一些回報較高的企業。”
“國資委有上述想法也是正常的,但是在使用國有資本預算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部門與它制衡。”業內人士指出。
“按照國資委目前的規劃,中投二號成立后,主要將進行資本運作,而且運作的資產量規模肯定都不小,由于類似的公司在投資方面存在靈活性,國資委對此進行監控成本比較高,國資委進行自我約束的難度也會加大,因此需要有一個部與它制衡,對他進行監督,例如說財政部。”上述國資專家進一步解釋說。
至于如何制衡,他認為財政部可以和國資委可以通過報批、審批、會簽等方式進行。“我覺得直接派人的可能性不大,報批、審批,會簽就已經能夠達到目的了。”他表示。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