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決策層把管理好通脹預期納入宏觀調控的重點,專家建議,宏觀調控部門應該對資產價格的泡沫化傾向引起重視,以減輕其對CPI上漲的壓力■
本報記者 郭錦輝
國家統計局今天將公布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等數據。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這兩個數據同比降幅將在10月可能繼續收窄,11月份CPI可能“由負轉正”。
“前兩個月農產品價格下降比較快,導致9月份CPI低于預期,預計10月份CPI同比可能在-0.6%或者-0.5%。目前來看,農產品價格對CPI的制約還是比較強,預計11月份CPI將在零的邊緣。”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興業證券研發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預計,10月CPI同比-0.5%,PPI同比-5.0%,從季調后環比趨勢看,物價整體水平平穩回升趨勢明顯。
國家發改委11月9日決定自1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480元。而近來,許多地方水價也在上漲,新一輪電價調整的預期也在升溫。
劉煜輝認為,信貸爆炸式增長以后,資產價格已經出現泡沫化傾向,雖然油價、水價、電價等是服務性價格,在整個CPI中的權重不是很大,但它與資產價格直接相關聯,特別是房價和地價上漲以后,工業生產成本可能上漲,整個居住類服務價格可能都會上漲。
在他看來,如果狹義地把通脹等同于CPI,把CPI當成通脹的話,現在可能還是通脹預期,但如果從更廣的意義上看,實際上價格已經漲起來了,現在可能不僅僅是預期。
不過,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牛犁則認為,目前沒有通脹,實際還是通縮。整體上看,物價處于逐月降幅收窄直至11、12月份“轉正”的狀態,全年總體呈負增長。
“11月份物價‘轉正’主要和去年的基數有關,與近日油價上調沒有太多關系,與水價調整多少有點聯系,電價還沒有開始調整,因此和電價調整沒有多大關系。”牛犁說。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魏貴祥近日在統計局網站上在線訪談時介紹,2009年居住類產品在CPI中的比重為14.69%,其中水、電、燃料等五項公用事業費用的支出占居住類產品比重的40.8%。
國家發改委也表示,初步匡算,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直接影響當月消費價格指數上升0.12個百分點,在當前物價指數相對較低的情況下,不會對物價水平穩定產生不良影響。
國家發改委認為,從全局看,我國糧食、食用植物油等主要農產品庫存充裕,主要工業消費品大都供過于求或供求平衡,價格保持基本穩定,不存在通脹的風險。
不過,隨著決策層把管理好通脹預期納入宏觀調控的重點內容。劉煜輝建議,宏觀當局特別是貨幣當局應該對資產價格的泡沫化傾向引起足夠重視,以減輕其對CPI上漲的壓力。